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魏红康:倾心为人师 求索科研路
时间:2021-07-12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文/蒋昕钰)“稍等一下,我去实验室看一下烧成情况。”话音刚落,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魏红康老师就急匆匆赶往一旁的实验室。魏红康,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我校材料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入选江西省2017年度“百人远航工程”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访问学者(国家公派)。现倾心于超高温结构陶瓷、纳米陶瓷粉体合成及其烧结致密化的研究。

在碳化硼纳米复合陶瓷技术方面,如何增强碳化硼纳米复合陶瓷断裂韧性的问题,是这项技术的一大难点。魏红康老师带领记者参观实验室前,对记者说到:“进去之前,你要做好心里准备。”进入之后,果不其然,和平时脑海里的实验室大不相同,实验室中央是一台正在煅烧2000℃高温的热压烧结炉,对于寒冬腊月,这或许是一个温暖的“庇护所”,但是此刻的室外温度高达三十多度,魏红康老师却丝毫不在意,享受高温下汗流浃背的酣畅淋漓,深入其中钻研,严谨地定了几个时隔20分钟的闹钟,随时查看炉子运行和样品烧结的情况。虽然在科研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难题,但是魏红康老师却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科研的星辰大海是无边无际的,科研的工作者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探索新的道路,都是开辟新的世界。魏红康老师认为,科学研究的成功往往是以上百次的失败为前提的。要想成功,不能一味地盯着结果,研究方法很重要,走好过程的每一步,自然就会离终点越来越近。把每一次失败看作自我积累,从每一个阶段性成果中提升信心,获得动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据了解,魏红康老师在教育领域已潜心十余载,一直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给本科生上课前,他总是会给他们一个相应的标准:怎样去学习这门学科、怎样做好实验报告、怎样写好学科论文,给学生们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说:“我给他们一个明确严谨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锻炼他们严谨的态度,学习需要这样的精神,科研更是应当如此。”

他在育人的过程中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来安排不同的课题研究,并且进行引导为其答疑解惑,对于相关学习软件或实验操作运用,魏红康老师都在电脑上记下了详细用法记录,以便及时高效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此外他还保留了从任教开始到现在每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中,对此记者好奇的问他为什么如此做,他说这样能从一届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反映不同问题,便于更好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与总结教学经验,也是对学生们的认真负责。

在科研上,他业精于勤、不懈实践;在育人上,他循循善诱,亦师亦友。倾心为人师,求索科研路,他正是凭着一颗坚定的心,严谨的态度,将科研与育人事业诠释地如此出色。

(责任编辑:徐胤嫚  审稿:张小将 徐胤嫚

上一篇:赣鄱先锋罗民华:“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
下一篇:我校青年教师在第三届江西省金工/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