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各学生社团:
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途径。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校团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紧密结合全省上下正在开展的“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二、活动主题
创新创业当先锋 服务农村促和谐
三、活动内容
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示范带动,今年,我校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宣讲活动。围绕我省“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座谈会、讲座报告、政策咨询、宣传栏、板报、散发宣传品等方式,向创业群众宣讲与创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联系与创新创业有关的部门、机构,协助解决群众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难题。
2、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联系确定一批乡村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城镇规划、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支教扫盲、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服务活动,要研究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开展 “阳光——留守儿童” 关爱活动。组织志愿者进入联系村,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开办综合素质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募捐面向未成年人的报纸和图书,积极向未成年人推荐优秀影片和歌曲,注重激发未成年的各项潜能;举办成才报告会、“大手拉小手”等活动。暑期结束后,要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交流,注重活动的长效性。
4、开展“在实践中成长”大学生骨干下基层挂职锻炼活动。集中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在参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要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5、开展“红色资源进校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红色圣地,查阅相关的图片资料、实物,走访健在的革命前辈,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迎接北京奥运会等主题实践活动。
以上六项是学校重点组织和资助的活动项目,同时学校倡导和鼓励大学生根据今年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自主设计和参加有益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校友、回访母校、勤工助学、就业实习、课题调研、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四、活动方式
1、组织形式。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参加由院(系)团总支、学生会、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的社会实践队,也可自行组队或以个人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申报立项。凡以团队形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向校团委进行项目申报,同意立项后方可组织实施。立项等级分为重点支持、一般支持、自筹经费。申报重点支持项目的团队,需进行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实施步骤
1、宣传组织阶段(6月18日——7月11日)。学校团委从整体上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宣传、组织和部署,为全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各院(系)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发动工作,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申报立项的团队必须于6月27日之前将申报表交校团委;学校拟定7月12日举行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2、具体实施阶段(7月12日——8月上旬)。各社会实践团队以及以个人形式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总结表彰阶段(8月上旬——9月下旬)。团队(个人)对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全校所有学生必须在9月4日前向班主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并附有关单位的鉴定、证明(加盖公章)。学校团委将于9月下旬对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院(系)团总支、学生会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从实际出发,对本院(系)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地区、内容、方式等做出精心设计与安排,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要以基地建设和活动主题为重点,严格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给当地增加负担,不给群众添加麻烦。
3、严格纪律,明确要求。根据学校规定,全校本专科学生必须参加为期7——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下学期开学时必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以上)方可获得社会实践学分。参加重点团队的同学要严格要求,必须服从学校和有关领队老师的安排,按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任何同学在社会实践期间都必须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学校及自身的形象。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1)实践出发前,分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全程宣传方案;(2)实践分队应主动与争取媒体的支持,也可主动邀请地方和当地领导、企业领导指导工作;(3)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发现先进事迹和个人,树立典型给予宣传。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将活动情况写成通讯稿,并发至团委邮箱
[Page]
tuanwei200535@126.com ;(4)分队应妥善保管报道素材、照片、DV光盘、录像带等,活动结束后要指派专人交团委办公室。
5、注意安全,提供保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流动性强,因此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活动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加强安全意识,活动期间务必做好防灾准备,加强安全保障。
附:1、200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
2、2007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考课题
共青团景德镇陶瓷学院委员会
2007年6月20日
上一篇:【计财处】通知
下一篇:【组织部】公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