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科丁,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陶瓷美术学院手工艺系主任、陶瓷装饰研究方向负责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评委专家、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担任美术学院教师二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支部于2023年5月获批江西省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3年12月又代表美术学院申报第四批新时代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为学院支部建设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忠诚教育,修师德”。何科丁老师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涵养,做好“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何老师始终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躬耕教坛,乐教爱生,求是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肩负着推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职责和使命,为此,何老师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师德修养,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把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2018、2021年两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获得校“教书育人先进”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关爱学生,树师德”。师爱是师德之魂,关爱学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标志。何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关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美术学院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真诚善良、情感丰富、个性突出的优点,但也普遍自我意识突出。何老师作为美术学院手工艺系主任以及陶瓷装饰专业负责人,在美院基层行政工作中,积极与辅导员和任课专业老师沟通,实时掌控学生生活、学习的情况与动态,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总能在理清缘由的前提下,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特殊问题学生何老师又能深入学生内心,耐心与学生交流沟通,用爱心和包容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在学业和身心健康上得到改变,引领他们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付出就有回报,多年以来,何老师在系部行政、教学工作上的认真与负责,使他获得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经他教导的本科生,其毕业论文、毕业作品多次获得校优秀以及校级奖项;指导的研究生,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江西省“十佳实践之星”等荣誉,其指导创作的作品获省级以上大赛一、二等奖二十余项。
“业务精湛、投科研”。何科丁老师着眼学科专业长远发展,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平台,培养学科队伍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何老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带领团队取得丰富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艺术作品先后获国家及省级大奖近三十余项(全国美展、全国陶瓷艺术大展、省美展等);省级以上馆藏十余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联、省艺术规划、省科技厅等);省级以上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余篇,(CSSCI、 EI和CSCD收录13 篇,包括《新美术》《美术观察》《艺术评论》等)。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刘小清 吕丽芳)
上一篇:王伦:坚持“以德为本”
下一篇:钟幸福子: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