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媒体陶大
【江西新闻】瓷中尽显育人心——记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与设计创新教师团队
时间:2023-09-14  点击:[]  作者:  来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近几年来,喜欢景德镇的人们发现,这个城市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多了,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多了,国际国内艺术大咖通过景德镇陶瓷大学与这座城市友好互动,千年瓷都更国际化、文艺范,散发出新的魅力。这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与设计创新教师团队的努力。

对于团队的带头人吕品昌来说,此次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似乎在预料之中,因为荣誉的背后,是长远的规划和持续的能量积蓄,更是“思路决定出路”的具体呈现。

▲团队带头人吕品昌正在创作建党百年主题雕塑工程《信仰》 景德镇陶瓷大学供图

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曾经,景德镇陶瓷大学成就了一批在全国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上有影响的学者,人们称其为“陶院现象”。但近段时期以来,学校在学科内涵建设、服务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逐渐式微。

“多年来,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优势一直都在,只是散落在学科的不同角落,需要把优势聚集、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力。”2020年9月,吕品昌大刀阔斧,开始对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改革,优化学科结构,集结学校美术与设计领域颇具成就的老师,在人才培养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组成团队,目标只有一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振兴陶瓷文化,服务区域文化和经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

学术研究离开了生长的土地也就没有了成长的根基。团队回归初心,深深扎根本土,围绕陶瓷特色构建新型的学科架构。在团队成员心中,有这样一个共识:“中国是陶瓷母邦,陶瓷,中国应该最有话语权。”如何抓住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扮演好城市的文化象征和知识创新中枢的角色,肩负起引领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眼下,团队正在紧张筹备11月在学校举办的“瓷的旅程” 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去年,首届“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引起了全世界陶瓷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个由团队创立的艺术展,不但填补了中国成为陶瓷大国无竞赛性学术平台的空白,更打造了一个能够与“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相互辉映、互为补充的对外交流新平台。

▲“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景德镇陶瓷大学供图

团队成立的短短3年间,承办了30次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和论坛;合作举办了六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承担了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融合与创新”高峰论坛,引领了中国陶瓷艺术创新创作和理论研究。不但积极推动高水平中外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团队还牵头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等处举办了一系列陶瓷艺术作品展和研讨会。团队成员们尽自己所能,在学校与国际间搭建桥梁,让师生能及时了解国际前沿艺术资讯、把中国的优秀艺术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一名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于站稳三尺讲台。团队成员都是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盛名的名家、大家。但只要站上讲台,就只有一个身份——人民教师, 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本科生,团队教师们融合不同科目优长,紧跟陶瓷产业发展所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能力;对研究生,则用“艺匠合一”的理念,力争把研究生培养成将来工艺美术领域的大师。团队教师们创作的诸多点亮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如吕品昌领衔创作的建党百年主题雕塑工程《信仰》、国家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像》《焦裕禄像》《方志敏像》等塑像,亦成为学生身边最鲜活的思政案例。

▲团队教师黄胜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景德镇陶瓷大学供图

老师树立了好榜样,学生就会争做好青年。9月2日,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在内蒙古举行,作为该活动重点项目之一,西口村艺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几位研究生共同打造的“我家有青花之陶大在西口”项目更是成为西口村艺会上的一个热门打卡点。“能有机会参加乡村艺术院落改造,能用自己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收获很大。”参与项目同学们如是说。

吕品昌说,将来,团队将继续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艺术家的智慧、以教育者的担当,出好作品,做好老师,担好责任。”

原文链接: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3/09/129548596.html

上一篇:【江西新闻】江西日报整版特别策划: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下一篇:【人民网】理响中国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