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1级硅酸盐工程专业校友毕业三十周年返校 共忆峥嵘岁月续情谊
时间:2025-08-01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校友联络服务中心 武杰霞)7月26日,微风不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1级硅酸盐工程专业的校友们从各地奔赴而来,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母校,共赴一场跨越三十载的青春之约。校友联络服务中心为每位返校校友准备了校徽与《我与陶大》一书作为纪念品,大家身着整齐的纪念衫,佩戴着这份专属礼物,开启了温馨的校园之旅。

上午,校友们率先漫步在熟悉的老校区。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校园的小径、路旁的绿植,都带着时光打磨的亲切感。大家首先来到当年住过的宿舍楼下,尽管宿舍楼正处于修缮中,但校友们依然难掩激动:“就是这里!当年我们在楼道里弹吉他、在宿舍里彻夜聊未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随后,校友们移步至曾经的图书馆——如今已改为老年活动中心。那栋标志性的红楼依旧矗立,砖瓦还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内部陈设换了新颜。大家站在楼前驻足凝望,回忆着当年抱着书本穿梭于书架间、在阅览区奋笔疾书的场景,感叹着时光流转中校园功能的变迁,却也欣慰于老建筑被妥善保留的温暖。

行至老图书馆林前,两株亭亭如盖的桂花树正舒展着苍翠的枝叶,投下斑驳的温情。这是1991级硅工校友毕业二十周年时赠予母校的礼物,如今已枝繁叶茂,金蕊含香,恰似那年的青春誓言,历经岁月淬炼愈发醇厚。轻抚树干,指尖摩挲过粗糙的纹路,仿佛触到时光的脉络。当年那群怀揣理想的少年,也曾在这片沃土上汲知识之泉,沐师恩之风,如幼苗般扎根生长。母校以博大的胸怀托举起每一颗渴望向上的心,当年的少年早已成为行业栋梁,但无论走得多远,不忘毕业时那句“今日我以陶大为荣,明日陶大以我为傲”的豪情。

树下合影的校友们笑靥如花,镜头定格的是重逢的欢欣,而桂花树沉见证的不仅是游子与母校双向奔赴的印记,更是1991级硅工学子赤子之心的具象。

母校如树,年轮里镌刻着无数青春的故事。一代代学子在此抽枝散叶,又化作春泥护花。那是永不褪色的陶大情结,是穿越三十载仍滚烫的初心,更是对后来者的无声期许:愿你们也如这桂树,在时代的土壤里深深扎根,以繁茂的姿态,续写“诚朴恕毅”的荣光。

稍作休整后,校友们前往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会上,学院领导代表学院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院三十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突破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感谢大家始终心系母校、默默支持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教师代表们也与校友们亲切互动,回忆起当年课堂上的趣事、实验室里的协作时光,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校友们则轮流分享毕业后的奋斗历程,诉说着对母校与恩师的感激,言语间满是对青春岁月的珍视。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一同来到当年上课的阶梯教室。曾经的授课老师缓缓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下熟悉的课题,用依旧温和的语调讲起了当年的知识点。熟悉的场景、亲切的声音,瞬间将校友们拉回三十年前的课堂,那些专注听讲、埋头记笔记的青涩模样,仿佛就在眼前。课后,校友们围在老师身边,紧握双手诉说思念,时光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师生情谊跨越岁月愈发深厚。

此次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没有繁琐的流程,却处处浸润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情谊的珍视。校友们纷纷表示,老校区的一砖一瓦、老师的一言一语,都是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未来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始终牵挂母校,让这份与母校、与师长、与同窗的深厚情谊,在时光中愈发醇厚绵长。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稿:刘小清 陶梦飞)

上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生宣讲团“青琅玕·数说非遗新‘潮’向”实践队赴抚州市开展社会实践
下一篇:毕业二十载,我校2001级工商管理专业校友重返校园 共忆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