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陶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时间:2022-04-28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干部纷纷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工作畅谈感想,表示将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肖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坚定不移走以陶瓷为主轴的学科特色发展之路,以省一流建设学科汇聚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搭建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积极构建完善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坚持立足江西、服务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快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胡菁慧“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既表示重视,又传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又特别提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当前,正是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时刻,扎实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院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度把握讲好思政课之“道”的根本路径。

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兰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在调研中深入的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深有感触。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老师应该有“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自觉,要努力成为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和社会的的大先生。

团委副书记吴丹妤“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殷殷嘱托让我们读出他对新时代青年的深切期待。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建团100周年,作为高校团干部,我将一如既往在竞赛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中服务青年全面成长成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工作办公室主任沈芳甸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向全国高校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表达关怀与勉励,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许:“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教师管理部门,我们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熊果果: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进一步在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着力在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上出实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积极发挥组织育人的功能,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学子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主任刘灿彬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挖掘拓展校史资源,记录展现学校百十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校史校风校训校歌育人功能。将静态的史料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转化为动态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校荣校教育资源,使师生对校史及大学精神形成鲜活的认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从而自觉秉承“诚朴恕毅”校训,传承弘扬陶大精神,承续再创“陶院现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和自觉推广者。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聂铭洁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要用心与学生交流,结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引路人。尤其是作为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高校辅导员,我们更应为广大青年学生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全省第二届“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获得者龙洲: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坚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通过“三全育人”陶大模式,培养更多有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的青年人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人才培养贡献教育的力量。

艺术文博学院教师刘启寰:每年的“五四”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出时间来到大学,来到青年人中间,和大家“坐一坐,聊一聊”,今年也不例外,这是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重要信号。作为高校文博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既倍感鼓舞,也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做好探索历史本源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不断锤炼自身品德,身正为范,立德树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只有这样,才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教师董关平:作为高校青年教学科研型教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觉重任在肩。“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好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新时代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我将不负韶华、勇毅前行,在新时代中建功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大学生党史宣讲指导老师胡霏: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广泛开展宣讲进校园行动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聆听总书记教诲、奋进新时代征程”、“我和新时代有个约”等主题活动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1级艺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侯梦伟:吾辈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始终朝着成为“积极的正直的人”“脚踏实地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人”不懈努力。作为陶大学子,我要在陶瓷艺术经济研究领域继续精进,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学校的栽培,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展现陶大青年风采。

设计艺术学院2020级产业陶瓷专业王首明“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开拓创新,深入学习陶瓷专业知识,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陶瓷产品,积极参与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中去,为弘扬中华陶瓷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刘小清)

 

上一篇:劳动带来幸福 创意彰显智慧——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
下一篇:校党委2022年第一轮巡察完成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