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承“育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办报宗旨,我校党委机关报《陶瓷学院报》已走过二十年笔墨春秋。10月3日下午3时,《陶瓷学院报》创刊二十周年纪念会在我校湘湖校区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彩泉、校领导肖任贤、饶俊南、江伟辉、蔡付斌,离退休老同志曾祥通、江正锡到场祝贺并讲话。我校各院系、部门负责人,《陶瓷学院报》历任总编、副总编、编辑、学生记者、广播员欢聚一堂,总结创刊以来的办报经验,畅谈了在院报成长的经历,共庆祝院报二十岁生日。党委宣传部部长、《陶瓷学院报》副总编吴本荣主持纪念会。


吴本荣部长对关心校报发展的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远道而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历届记者、广播员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吴部长简要回顾了校报发展的二十年历程:20年间报纸由不定期、月报、半月报到旬报,由内部刊印到取得国家统一刊号,由黑白到彩色,《陶瓷学院报》在这二十年间不断进步,一直走在省内高校校报的前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全国、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多次获奖。


校党委副书记、《陶瓷学院报》总编辑饶俊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陶瓷学院报》的重要地位和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陶瓷学院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弘扬已有的办报特色;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员工;要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加强新闻宣传人才培养。希望本报以创刊2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断提高办报水平,努力创造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彩泉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陶瓷学院报》在办报20年来取得成绩,并祝愿《陶瓷学院报》越办越好。赵副部长希望《陶瓷学院报》能以创刊20周年为契机,打造校报校园主导媒体的地位;希望《陶瓷学院报》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希望《陶瓷学院报》成为培养新闻人才的摇篮,并成为陶院师生的良师益友。


座谈中,副院长江伟辉、蔡付斌,离退休老同志江正锡、曾祥通等在发言中对《陶瓷学院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历任编辑、记者畅所欲言,追忆了“记者生涯”的酸甜苦辣,并为院报送上了诚挚的生日祝福。许多记者感慨的谈到,十多年过去了,还一直珍存着当年的记者证和发表在《陶瓷学院报》上的“豆腐块”。



大家一致认为,“校报记者”的经历给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通过在记者团的锤炼,全面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更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校党委书记肖任贤做了总结性发言。他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校报创刊二十周年表示祝贺,同时也对校报今后的发展提了几点希望和要求。肖书记指出,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里主导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传承文明、培育新人等的重要使命。他要求校报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和舆论导向,不断宣传报道我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不断开创我校校报的新局面。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领导与记者、广播员校友们合影留念。

二十年来,《陶瓷学院报》一直扮演我校对外宣传的“名片”的角色,详细记录了我校发展壮大的筚路蓝缕,为我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陶瓷学院报》已出版400余期,近900万字,每期印数达4000余份。值院报创刊二十年之际,院报编辑部将于近期发行创刊二十周年纪念专刊。
上一篇:校领导欣然为《陶瓷学院报》创刊二十华诞题词
下一篇:庆祝《陶瓷学院报》创刊二十周年 历任编辑、记者、广播员校友欢聚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