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科院“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暑期调研社会实践纪实
时间:2008-07-27  点击:[]  作者:  来源:

一湖清水,养育一方人——都昌县大沙镇新农村调查

 

鄱阳湖,犹如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然而烈日却挡不住我们的激情。

 

71112日我们这支由17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队在赵文国老师的带领下举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区暑期调研队”的旗帜,沿着都昌县大沙镇环镇公路走进了紧靠鄱阳湖的南垅、横山、沿湖等十个村委会。一路上的水泥公路和路边整齐的建筑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发展,与村民的交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朴实。

 

其中主要走访了江桂里、余家村等几个新农村建设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们正走着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村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部分村民已使用了沼气池,并且实现了农村无公害厕所——“三格式”厕所。在产业方面,村民积极构建鱼塘,圈养鱼虾,种植莲藕,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

 

713,我们走进了大沙镇召朴山村及大沙镇敬老院。在采访中得知这里生活着几十年来毫无劳动力、不能自给自足的人。他们一直依靠政府的资助以及邻里的帮助来维持生计。。虽然生活艰辛,但这么多的帮助让他们依然拥有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随后,我们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在采访中,老人的一句:“社会主义制度好,关爱老人”让我们看到了党对人民的关心。

 “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政策全面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从新农村建设到政府对贫困户的资助政策及对孤寡老人的赡养,不得不让我们坚信有政府的支持及群众的拥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区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鄱湖水韵   魅力都昌——东湖南山一体城建设区生态经济调查

 

714清晨,实践队来到了鄱阳湖及南山流域,登上了都昌县的最高峰—南山,放眼望去,山上绿树葱茏,清泉潺潺,鄱阳湖烟波浩渺,岛屿若影若现。

南山脚下是都昌县规模最大的采沙集散中心,据了解许多采沙和淘金船长年累月从鄱阳湖各个角落把沙石运集于此,通过都昌“渔人码头”运往各个建筑工地,就连鄱阳湖内最普通的沙粒,都能为鄱阳湖区域人民创造巨大的财富。我们不禁感叹,鄱阳湖作为一个天然宝库,不知道还有多少未知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

下午,我们主要采访了一家位于城郊的小型民营蚌壳加工厂,该厂产品主要是利用鄱阳湖的废弃贝壳加工成高档工艺品,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地。由此我们不难想到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纵深拓展,大批像此类利用鄱阳湖资源的企业将遍地开花。

近几年来,环鄱阳湖周边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鄱阳湖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通过实地考查调研,了解到工业区建设已经使工业污染得到了基本控制,然而居民生活污染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环鄱阳湖旅游经济开发—— “两山一湖”旅游经济调查

 

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旅游经济是关系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715日至716日,调研队走访了湖口的石钟山和九江的庐山。

715我们来到了号称“江湖锁钥”的石钟山。她位于鄱阳湖出口处——湖口,这里充分利用石钟山临湖的优越地理位置与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旅游业,实行湖上观光,并在沿岸开发了一批港口,发展了当地的交通运输业,有效解决了当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716清晨我们登上了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她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风景秀丽的庐山,不仅交通方便,而且拥有较大的环境承载量,更多的游客加快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市民就业率也稳步提高。

石钟山、庐山、鄱阳湖“两山一湖”的旅游经济是环鄱阳湖地段的主要经济来源,可见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当然鄱阳湖还有很多潜在的旅游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上一篇:拳拳爱校心,殷殷关怀情——名誉院长秦锡麟向我校捐赠个人陶艺作品
下一篇:莘莘学子关注碧波万顷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