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孙新明: 学而不厌塑自我 诲人不倦筑师道
时间:2024-06-17  点击:[]  作者:  来源:

孙新明,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教研室专业教师,设计学博士。2020年12月入职以来,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标准进行自我要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潜心育人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于2023年获得“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对于日常的教学,孙新明深知:“老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由此,她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坚持学习,不断充电,靠着勤奋建立起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孙新明认为:“老师仅仅灌输给学生一碗水还不够,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获得自己取水的方法和能力。”由此,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持续不断地深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塑造分析问题、辩证思维、自我学习等多元化能力。同时,她又十分重视建立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课堂氛围,教学成效显著,所讲授的《陶瓷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文化遗产法规与政策》《陶瓷文化遗产》等课程得到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在教学评价中多次获得优秀。

在教学之余,孙新明常常思考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问题,对此,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她的基本工作,教书和育人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这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具体的实践中,她寓育人于教书中,将丰富的思政案例引入课堂,融入知识讲授过程中,以此滋养学生的心灵,达到育人的目的。她还根据学生专业、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她将这些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凝炼成课题进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1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主持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孙新明“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她相信:“只要辛勤付出,不忘初心,就能收获到甘甜的果实。”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刘小清 吕丽芳)

上一篇:詹嘉: 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下一篇:王英连: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