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讲师、工程师、心理咨询师、沙盘心理分析师、双师型教师。江西省第三届、第四届青少年心理辅导队成员、景德镇市心理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市昌江区社会心理顾问,荣获江西省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
教学慧心,心理育人有“高度”
若把人的生命比作一条河流,教师就是摆渡人。韦莺说,用生命陪伴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是她的理想。
高校心理育人的核心目标,在于依托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活动,解答大学生心理困惑、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近五年来,韦莺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上积极改革和创新,创建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实践+体验”的立体模式,在突出专业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趣味性和育人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到主动、从接受到发现、从个体到合作,走好大学生自我探索的第一步,其授课质量多次荣获优秀。
韦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身心合一的教育。她将表达性艺术体验、心理情景剧、素质拓展活动引入心理课堂,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延展性。心理绘画分析,学生能在绘制自画像、房树人、曼陀罗等作品的过程中慢慢体验与自己靠近的沉浸感觉,是“自我意识”章节中的重要一环;奥尔夫音乐律动,学生能在音乐旋律中充分体验放松、愉悦和振奋的感觉。在“合奏一曲”活动中,每人选择一件小乐器,跟着音乐节拍进行团体合奏,团队人员的情绪随着音乐而起伏、流动,赶走消极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自然流转,是“情绪管理”章节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她还引导同学们参与OH卡故事会、剧本沉浸式体验、团体沙盘体验等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应用于“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大学生人格”等教学章节中,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开展素质拓展环节,韦莺并不是简单地把任务给学生,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增加团体互相了解、对抗和感悟的机会。帮助学生释放生活压力,调节心理平衡,优化人际环境。
韦莺的课堂是一个十分放松的过程,她把课堂中的更多精力集中在情绪的流动中。她说:“只要学生的情绪起来了,流动了就可以了,其他都没关系,所以要尽量的去把大家心理包袱放下,通过小游戏的引导,他慢慢就会接纳自己的不足。”从学生的主观体验感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深入思考,激发大家更深层次的接触欲望,去更好地体验自己的感受,思考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情绪的流动。学生们说,韦莺老师的心理课有很多惊喜,很喜欢这种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反思的感觉,每次都很期待下一节课。

咨询暖心,心理育人有“温度”
韦莺把学生的自我意识比喻为一棵树,如果树下面长歪了,上面即使开出再茂盛的花,可能树干都是难以承受的,而这些花的成果可能又掩盖了学生的真实的自己。“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咨询师进行一个干预,去帮助纠正这棵树,让它继续磅礴生长。”韦莺说。
在5年多的咨询工作中,她帮助很多学生疏解心结,走出困境,成功干预了多起较棘手的心理问题。她认为心理咨询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功力,就是无条件关注,积极倾听,还有共情。一位咨询过韦莺的同学说:“我原来因内向而自卑,但韦老师说外向或内向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只是特点。内向的人更能独处,而外向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内向并不是缺点,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个特点变成你的优点,就更好了。我一下释然了。我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我没必要自卑。”
在学校微博的“超话”上,来访者们用“专业”“温暖”“舒服”“有效”等词语来形容韦莺的咨询风格,喜欢她那种温暖而笃定的人格魅力。韦莺说:“很多来访者来咨询的初衷是希望咨询师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选择或解决办法,但这样的想法可能是不恰当的。咨询师应该引导他们面对真实的感受,并和他们讨论目标的可行路径,帮助他们自行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应该做到尊重、真诚和积极关注,让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都感受到安全、温暖和踏实。”

科普强心,心理育人有“宽度”
2023、2024年,韦莺连续两年被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聘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成员,参与了3届“百场辅导进百校”教育活动,入选省心理专家库成员;为14所中小学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2023年个人荣获省“百场辅导进百校”活动二等奖;为景德镇市青少年开展了10余场卓有成效的心理教育活动,被景德镇市卫健委聘为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其科普工作得到了省卫健委、省计生协、赣鄱心理和健康报等单位和媒体的认可和宣传。
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赛道上继续奔跑,韦莺说很有必要且很值得。孩子们纯真的眼眸和清澈的目光给她带来了很多,除了眼角的湿润,还有心灵的感动。她清楚地记得一个小学生在讲座结束后,悄悄走过来拉着她的衣角说:“老师,刚才您提问到我了,您还记得吗?”韦莺温和地看着她并点点头。“我说我长大后想当医生,把我奶奶的眼睛冶好,让她能看见我,因为奶奶是我最爱的人。您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抱了我一下,我会一直记得,我一定好好加油,给我奶奶治好病。”


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被老师看见、理解、放大,自信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对某些孩子来讲,可能是一生的良性的开始。这就是我要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做下去的一个动力和初心。”韦莺说,接下来,在继续完成“百场辅导进百校”活动的同时,她将重点开展“一师结对一校帮扶”的工作,为学校在心理普查、心理活动开展、家校协同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覆盖面更广。
春风十里,不如遇见自己;春风十里,不如成为自己。韦莺说,将秉持初心,不断学习,助力每个学生、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计颖 兰茜)
上一篇:罗艳芳:勤耕三尺讲台,沐浴四季春辉
下一篇:汪镇朝:把班级当家,把学生当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