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访齐鲁大地,寻书法之源——研究生书法协会赴山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18-08-20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周嘉玲 文/周丽莹 丁佳薇追寻书法艺术之渊源,继承发扬古人书法之精髓。近日,研究生书法协会7名研究生赴山东曲阜、邹城、泰安、济南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一行前往曲阜三孔景区开启本次实践之旅。队员们先后参观了三孔景区的孔府、孔庙、孔林,拜访千年的碑林艺术真迹,感悟孔子“儒家思想”文化感知文化的积淀。“‘三孔’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对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实践队员李直有感而发道。

随后,实践队来到邹城市“孟庙孟府”进行考察。“孟庙”是孟子嫡裔居住和历代祭祀孟子的圣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又称“亚圣庙”,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孟庙内的“仁廉公勤”官箴碑让实践队队员们感触颇,在导游的讲解下,队员们明白箴碑中更深层次的意义: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做人做事需牢记“为政之本,为政之德”的道理。在孟府书画室内,实践队偶遇山东书法家薄开富先生,并与先生进行了书法交流与学习。薄开富先生为实践队队员们现场题字执笔有力,力聚笔尖,绘字始如夯石有力,而后又如行云流水。

实践队踏入山东泰安岱庙,参拜东岳大帝、泰山神母,学习考察庙内碑碣石刻。岱庙素有“小碑林”之称,现存历代碑碣石刻300余通,书体繁多,多以楷书、篆书、隶书等书体呈现历代建庙功臣、皇帝诏旨、岱庙介绍等内容。庙内矗立的“秦泰山刻石碑”,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此碑是书法初学者临摹篆书的最佳范本实践队夜登泰山,一睹泰山之巅碑碣石刻的艺术魅力。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济南,考察山东博物馆内的各类宝贵馆藏和展品。山东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达21万余件,这些藏品涵盖了反映山东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的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书画等共31类,集中反映了山东地区人类社会演化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基本脉络,体现山东地域文化特色。考察队的学习过程以点画线,他们整合前几个考察站所了解的孔孟故里及岱庙中的碑文石刻,结合博物馆内更全面的齐鲁文化,对整个山东历史文化及人文气息的形成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历代山书法文化了解更加深入。

历时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们对山东的地域文化、书法、碑林艺术文化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对自身的书法学习更是收获颇丰。山东籍实践队队员毛春林说道:“此行赴山东考察让我对山东其他地方的地区文化以及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这一次的山东之行在我们的书法学习创作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在书写风格上,还是文化修养的巩固,都会有明显的提高。”实践队队长周嘉玲表示:“孔孟之道,民族魂魄。追踪溯源,不忘本初,发扬光大,是为中华儿女传继文明之所为。此次研究生书法协会的考察活动以山东为站点,是希望追古溯今的考察学习过程,能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创作产生更深远的意义,充实自我、不忘初心,真正做中国书法精粹的推广者和传播者。”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大学生风采就业协会赴浙江省武义县实地调研
下一篇: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体育与军事教学部赴深圳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