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聚焦解决基层文明实践缺人手、高校学生实践缺场景等突出难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县域高校资源集聚优势,探索“校地联合+结对共建”文明实践服务模式,有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

景德镇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结对共建机制
浮梁县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合四所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制定《浮梁县“校韵乡情 共结‘梁’缘”高校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实施方案》,每所高校结对共建一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四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一批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难帮困等常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以及若干具有浮梁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进驻全县1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域联动、优势互通、资源共享。

大学生志愿者慰问老年人。
构建多维服务体系
按照“校地联合”统一部署、分类协调的原则,浮梁县因地因时因策开展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围绕重大节日的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在结对共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内,组织策划开展初心照“梁”、民心聚“梁”、厚德兴“梁”、文化贤“梁”、乡音绕“梁”、春风扶“梁”六类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瓷、茶学、音乐、体育、美术、文旅等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以“阵地+流动”模式,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需求,针对性实施1到2个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确保做到在服务百姓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

上一篇:【江西国际传播中心】从比利时到景德镇:创意与热情之旅
下一篇:【人民日报】昌江水,万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