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泥土,窑火淬炼,万千匠心,成就了绵延千年的奇迹,走出了万里瓷路的辉煌。2025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作客由人民网、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联合策划,中部六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中部六省看发展”特别节目《共话崛起》时,介绍了“千年瓷都”景德镇以小写“china”讲述大写“China”的中国文化自信故事。
完整的陶瓷产业链让你“不动手”也能做出专属作品
“下次各位专家来景德镇,我带大家逛集市,既有传统的,也有传统加现代的文创产品,会让您买得走不动!”

访谈现场,张婧婧给大家热情“种草”景德镇的陶瓷文创产品。“景德镇从泥土到陶瓷到设计制作、烧造乃至销售,形成了一个特别完整的产业链。以后你们来景德镇,可以带着一个虚拟的想法来,甚至可以不动手,这个产业链就能为您做出一件专属的陶瓷作品。”2024年,陶瓷工业总产值超930亿元,增长超9%。从创意迭代、审美嬗变,到材料革新、技术进步,如今的景德镇陶瓷产业生机勃发。
全球的“斯坦们”愿意留在景德镇的原因
在大多数人看来,历经千年积淀、完整而成熟的陶瓷产业链,门槛极低的创业环境和舒适自在的生活氛围,是景德镇吸引年轻人的地方。“除了产业链,机遇也很重要。景德镇有各种各样的集市特别吸引年轻人,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都留在这里创业,因为他们掌握了技术后,就可以把他所学的本领在这里转化为产品。”张婧婧分析了景德镇之所以有许多“景漂”的原因。不仅有中国“景漂”,这里还有更多的“洋景漂”。访谈现场,张婧婧分享了一位名叫斯坦、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的故事。“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完硕士后,他在老家的艺术学校做了陶瓷老师,过了几年他选择回到景德镇扎根。”景德镇,这座不到160万人口的小城已与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成为心手相牵的“好友”,慕名而来的外国艺术工作者越来越多,高峰时有5000余名“洋景漂”。

红色文旅+陶瓷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江西,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这张红色文旅“名片”在景德镇如何擦亮?张婧婧希望,能够把红色文化和陶瓷文化这两张江西最具特色的名片结合起来,为未来陶瓷文化的创意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去找到一个新的结合点,“这是我今年上会提到的一个建议。此外,如何用新兴形式向少年儿童宣传红色文化,也是我思考的方向。”“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江西风景独好!”张婧婧希望全球游客都能在这座因瓷而生的城市,在泥与火的永恒叙事里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RHvYvsiy9wEp6-zNiqXcA
上一篇:【新浪网】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斌建议:支持中央部属高校在赣建新校区
下一篇:【江西新闻】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学雷锋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