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媒体陶大
【大江新闻】巧缮·薪传——景德镇陶瓷大学首届修复成果展开幕
时间:2023-11-14  点击:[]  作者:  来源: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11月7日上午,巧缮·薪传——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届修复成果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开幕。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勇,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志民,景德镇陶瓷大学团委、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陈宁主持。李良智宣布展览开幕。

李良智宣布开幕

吕品昌发言

吕品昌在致辞中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弘扬陶瓷文化、加强陶瓷遗址和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次修复成果展展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文物保护的教学成果与育人理念,以一场充满文化自信的展览叙事,以体现文保匠心的展品陈列,呈现出文物保护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1世纪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也已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希望陶大老师们、同学们以文化传承为导向,多学科人才一起努力,推进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助力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自信力量。

陈宁主持开幕式

陈宁在主持时表示,本次展览共展出陶瓷、金属、古籍三个板块的近50件作品,重点展示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尤其是学校重点培育打造的江西省红色班级“红瓷保护班”学生们最新的学习实践成果,同步展出的还有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的田野调查、科研成果等。这次修复成果展是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修复技艺实践成果的第一次展示,同步启动的还有“宝泥房杯”陶瓷修复技能竞赛。未来几年,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结合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重点打造“文物修复”“文物展示”等系列特色活动,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水平的文物保护技术人才,不断向公众传递文物保护修复的匠心理念,践行考古文博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展览策划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副主任、博士王颖琛在发言中表示,文物保护既需要有高深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面向大众、立足公共传播的普及型人才。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止步于课堂、止步于实验室、止步于田野实践,需要真正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便是该校策划本次修复成果展的初衷。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博系教师、博士张立在发言中说道,作为此次修复成果展的指导老师之一,深切体会到陶大同学们对于修复工作的热情与专注,感受到陶大学生勤奋热忱的向学精神和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文物修复工作需要热爱,更需要担当。只要陶大同学们坚持追求卓越,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必将取得显著成果,真正做到“巧手缮修,薪火相传”。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代表、2020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蔡志刚在发言中说道,在学习修复的过程中,每一次资料收集,我们都博览群书,只为了解文物最完整的信息;每一道修复工序,我们都精益求精,只为还原文物最真实的面貌。通过近四年的专业学习,我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国家对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陶大文博学子需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国家文物保护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悉,本次修复成果展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教务处联合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文博系和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全程策划,历经5个多月的精心筹备。该展览将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二楼畅艺展厅展出,展出时间持续到2023年12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s://tt.m.jxnews.com.cn/news/2340026?app=jxttn

上一篇:【中国搜索】吕品昌:“瓷的旅程”将于12月开展,当代陶瓷艺术家要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明
下一篇:【景德镇日报】陶大学生考古修复成果首次对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