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媒体陶大
【江南都市网】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届修复成果展开幕
时间:2023-11-08  点击:[]  作者:  来源:

11月7日上午,巧缮·薪传——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届修复成果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开幕。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勇,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志民,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曾德生,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陈丽萍出席开幕式。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考古文博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考古文博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陈宁主持。

undefined

开幕式上,党委书记李良智宣布展览开幕。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在致辞中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考古文博学院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弘扬陶瓷文化、加强陶瓷遗址和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次修复成果展展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文物保护的教学成果与育人理念,以一场充满文化自信的展览叙事,以体现文保匠心的展品陈列,呈现出文物保护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1世纪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也已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希望老师们、同学们以文化传承为导向,多学科人才一起努力,推进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助力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自信力量。

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陈宁在主持时表示,本次展览共展出陶瓷、金属、古籍三个板块的100余件作品,重点展示近年来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尤其是学校重点培育打造的江西省红色班级“红瓷保护班”学生们最新的学习实践成果,同步展出的还有学生的田野调查、科研成果等。这次修复成果展是考古文博学院修复技艺实践成果的第一次展示,同步启动的还有“宝泥房杯”陶瓷修复技能竞赛。未来几年,考古文博学院将结合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重点打造“文物修复”“文物展示”等系列特色活动,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水平的文物保护技术人才,不断向公众传递文物保护修复的匠心理念,实践考古文博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undefined

展览策划人、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副主任王颖琛博士在发言中表示,文物保护既需要有高深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面向大众、立足公共传播的普及型人才。提升文物宣传传播影响力,强化展示传播,传承弘扬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我们的人才培养,不能止步于课堂、止步于实验室、止步于田野实践。我们的人才培养,应当真正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便是我们策划本次修复成果展的初衷。

undefined

教师代表、考古文博学院文博系教师张立博士在发言中说道,我作为陶瓷修复的主要指导老师,深切体会到同学们对于修复工作的热情与专注,感受到学生勤奋热忱的向学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文物修复工作需要热爱,更需要担当。固然,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追求卓越,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必将取得显著成果,真正做到“巧手缮修,薪火相传”。

学生代表、2020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蔡志刚在发言中说道,在我们学习文物修复的过程中,每一次资料收集,我们都博览群书,只为了解文物最完整的信息;每一道修复工序,我们都精益求精,只为还原文物最真实的面貌。这四年的学习,让我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国家对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文博学子更应当努力学习,为国家的文物保护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修复成果展由考古文博学院和教务处联合主办,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文博系和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全程策划,历经5个多月的精心筹备。该展览将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二楼畅艺展厅展出,展出时间持续到2023年12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www.jnds.com.cn/system/2023/11/07/030256159.shtml?_from=&_l=0&appId=&random=60484889-f71e-49d6-9a22-6b47ba25b1fa&_c=2

上一篇:【江西广播电视台】科技助力文物保护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届修复成果展开幕
下一篇:【中国教育报】景德镇陶瓷大学: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亮相元青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