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媒体陶大
【江南都市网】153位参展艺术家(校友) 234件艺术作品 “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开幕
时间:2023-09-19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报讯 吕丽芳、全媒体记者余文斌摄影报道:9月16日上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主办的“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开幕。

据了解,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坚守“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弘扬中华陶瓷文化”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在中外艺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多所重点美术院校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和学术带头人的艺术家,被中国艺术界誉为“陶院现象”。

“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通过历史沿革、开河导流、传承创新三个文献板块,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展览共展出153位参展艺术家(校友)的234件艺术作品,涵盖了陶瓷艺术、国画、油画、设计、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门类,集中展示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专业教师与历届校友的优秀艺术成果,充分展现出“陶院现象”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1月15日。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吕品昌在当天的开幕式上表示,在陶瓷大学悠久的办学历程中,汇聚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和理论学者,为陶瓷行业和美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老一代名师,如胡献雅、万昊、施于人、尹一鹏、宁璘、周国桢、欧阳世彬等,他们师德高尚、敬业奉献,是“陶院现象”第一代代表人物,自此之后,又涌现出一大批艺术翘楚和学界精英,他们主导和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对“陶院现象”进行了传承、创新和延续。“陶院现象”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在百十余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特殊现象,是“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专攻深究”的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学校在坚持以“陶瓷”为特色的发展之路上承前启后、再创辉煌的底气和担当。此次展览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次阶段性梳理,更是学校办学的一次重要㧧理和总结,学校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加快推进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营造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具有陶大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新范式,奋力创造新时代的“陶院现象”。

开幕式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代表学校接受艺术家丁千、吴天保捐赠瓷画作品《早春》、雕塑作品三件组《狮子家族》,颁发收藏证书并合影。

原文链接:http://www.jnds.com.cn/system/2023/09/18/030248740.shtml?_from=&_l=0&appId=&random=93ae6422-7117-44e9-9570-10ab79657e2f&_c=2

上一篇:【景德云媒】“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开幕
下一篇:【今视频】江西景德镇:234件作品揭示“陶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