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桂花飘香,陶瓷誉满四方。10月2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迎来本科教育60周年,来自海内外的近千位嘉宾、师生和校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分享庆祝喜悦。
当天,以“融合·创新”为主题的陶瓷教育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主办方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武汉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法国利摩日国立艺术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意大利拉奎拉国立美院、韩国圆光大学、IAC国际陶艺学会等20余所中外高校、学术机构,以及中外知名陶瓷企业聚首,通过陶瓷艺术教育论坛、新工科背景下陶瓷人才培养论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论坛三个分论坛,共同围绕新时代中国陶瓷教育发展方向进行研讨交流,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陶瓷教育如何更好地与行业对接、与时代对接、与世界对接。
中国近代陶瓷教育起源于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也是如今中国唯一一所陶瓷本科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这所百年学府自诞生之日起,始终牢记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的历史使命,秉承“诚朴恕毅”的校训精神,坚守“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思考和引领中国陶瓷教育的持续发展。学校历经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等变迁,直至1958年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开启了中国当代陶瓷本科高等教育的新历程。2016年学校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从1958到2018,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教育60年来成绩显著。学校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把握和引领中国陶瓷教育的教学实践和规律,从最初的陶瓷材料、陶瓷艺术学科,发展为今天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4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设计艺术与陶瓷文化、经济与管理三大学科群优势互补、相互交融的现代陶瓷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6万余名从陶瓷材料、产品设计到企业管理的全产业链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立的“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全国陶瓷行业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科技开发、检测、标准化、信息以及知识产权等综合服务平台,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30余项,“陶瓷透水砖”“高性能低膨胀陶瓷材料”等200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尖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校推进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艺术流派与风格鲜明,在国内外艺术界崭露头角,学校师生、校友作品先后亮相APEC会议、G20峰会,代表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与美、英、法等国家30多所高校、世界各大陶瓷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办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中法陶瓷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贡献。
值学校本科教育60周年之际,景德镇陶瓷大学以“走向创新与发展的中国陶瓷教育”为主题,形成了“八大活动”, 分别是“融合·创新”——2018年陶瓷教育学术研讨会、离退休老同志文化艺术科技成果展、走过百年——张浩、汪璠、赵渊校长雕塑落成仪式、纪念胡献雅先生诞辰116周年系列活动、“我与母校共辉煌”校友职业发展成果展、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教育60周年庆祝大会及专场文艺晚会。通过经典作品展览、学术研讨、校园文化活动,敬仰先师风范,传承大学精神,更好地承载新时代的使命,发挥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陶瓷教育事业和陶瓷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江伟辉在主持庆祝大会时表示,景德镇陶瓷大学将更加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始终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机遇,更加紧密对接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强化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真正把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体现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成效上,在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重大标志性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文化传承创新六大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不断扩大“陶瓷黄埔”育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谱写新时代陶大发展的新篇章。
校长宁钢在致辞中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将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探索陶瓷教育的新模式,大力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创造陶瓷科技的新成果,创作艺术作品的新经典,取得服务社会的新成就,不断攀登中国和世界陶瓷教育的新高峰,为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而努力奋斗。
原文链接:http://news.jxntv.cn/2018/1023/9006854.shtml
上一篇:【中国教育报】景德镇陶瓷大学将成立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
下一篇:【新华网】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