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璠校长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19日上午,汪璠校长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湘湖校区主教学楼前举行。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郭杰忠,景德镇市委常委、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校长吴本荣、校长助理胡林荣,景德镇陶瓷学院老领导肖任贤、周健儿、颜惠崇,汪璠校长铜像设计者张得蒂出席,汪璠校长家属成员、乐平市委相关领导、原陶专校友代表、景德镇陶瓷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了落成仪式。

郭杰忠书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支持汪璠校长铜像落成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对前来参加铜像落成仪式的汪璠校长家乡—乐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从海内外远道而来的汪璠校长家属成员表示热烈欢迎。郭杰忠书记高度评价了汪璠校长一生对中国陶瓷事业的贡献。他说,汪璠校长是杰出的中国陶瓷教育家和近代陶瓷工业的先驱,是推动中国陶瓷教育走向世界的引领着。1947年,在汪璠校长的不断努力下,教育部将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促成了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院校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陶瓷高等教育的先河,为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郭杰忠书记表示,汪璠校长铜像的落成,能够时刻激励着陶院学子孜孜不倦、求善求真、立学为民、治学报国、诚朴恕毅。陶院人将继承和弘扬汪璠校长等老一辈创业先贤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淡泊明志的精神品格,牢记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的历史使命,秉承优良办学传统,培养优秀陶瓷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在致辞中谈到,汪璠先生为中国陶瓷教育事业和中国现代陶瓷工业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他所传承和弘扬的乐平儒林汪家“崇尚读书、立德建功、孝老爱亲、忠诚友善”的优良家风值得大家敬仰和学习,在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说,汪璠先生和儒林汪家是瓷都的骄傲,是乐平的骄傲,瓷都人民将继承汪璠先生的遗志,努力做大做强景德镇陶瓷品牌,办好陶瓷教育,让千年瓷都再塑辉煌。
汪璠校长长子汪大纲先生代表所有家属向陶瓷学院表示衷心感谢。他对汪璠校长漫长的陶瓷生涯和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十个子女成才的过程作了简要回顾。他表示,来到景德镇陶瓷学院,看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规模、办学层次、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对外交流以及校园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景德镇陶瓷学院一定能成为有世界影响、更高水平的陶瓷大学。
学生代表、2012级陶艺专业学生熊岩涛在发言中表示,将努力学习汪璠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刻苦钻研,报效祖国。
校党委书记郭杰忠,景德镇市常委、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著名雕塑家、汪璠校长铜像设计者张得蒂教授,汪璠校长家属代表、汪璠校长长子汪大纲先生共同为汪璠校长铜像揭幕。
仪式前,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纪念汪璠校长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景德镇陶瓷学院离退休教授、原陶专校友代表等追忆了汪璠校长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历史情谊,缅怀老校长的伟大人格和非凡功绩。6月18日下午及晚上,景德镇陶瓷学院“高岭讲坛”系列讲座邀请了汪璠校长儿子汪大总、汪大绥先生作了“主动人生”、“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概况”的主题讲座。
汪璠,1905年生于江西乐平,1925年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1930年学成回国,在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任教。1947年,在汪璠先生的不断努力下,教育部将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院校正式诞生。汪璠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陶瓷人才,他的学生中许多人成了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厂长、校长等,成为我国陶瓷界的重要骨干力量;汪璠先生还亲手创办了萍乡瓷厂和郑州瓷厂,对现代陶瓷工业起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从事有关陶瓷理论研究,编写了《陶瓷釉彩》、《陶瓷分论》、《电瓷制造工艺》、《陶瓷原料及实验法》等著作,为祖国的陶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链接:http://www.gx211.com/news/2015623/n7807275075.html
上一篇:【中国高校之窗】景德镇陶瓷学院一课题入选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
下一篇:【中国高校之窗】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汪大总来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