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2月正式立项。经过全国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长达14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内容深入浅出、阐释准确科学,是一部适合大众、服务社会的实用工具书,是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卷数为32卷(正文30卷,索引2卷),共收条目60000个,约6000万字,插图30000幅,地图约1000幅。全书内容以条目形式编写,在继承第一版的编纂原则和编写理念的基础上,设条和行文更注重综合性和检索性,介绍知识既坚持学术性、准确性,又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适于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查检和阅读。这种百科性的参考工具书,为全社会各个领域的读者综合运用人类已有知识成果,并继续有所创新提供了桥梁和阶梯。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选择始终坚持“让最合适的作者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作者合计约达25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110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47人中的25人,荣誉学部委员中的多数人,参加了编撰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国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代表性的重要专家学者,大多参加了全书的编撰。
我校郑乃章、缪松兰、朱小平和顾幸勇教授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陶瓷条目的编写。 (图书馆)
上一篇:梦开始的地方——热工系举行首届欢送文艺晚会
下一篇:科院外语系08英语到景德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