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商学院学生骨干一行九人在指导老师彭恩仁带领下,来到位于海西区建设前沿的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调研海西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东山县委书记许锦木,副书记何雪忆,康美镇党委副书记沈毅琴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他们。
9日下午,他们与当地团组织负责同志举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团县委书记许锦木就东山县的地理、人文环境及经济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他告诉大家,东山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两岸交流频繁。并且,东山人文气息浓厚,人才辈出。他重点就东山县立足于临港区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则,科学化布局,形成了“9+2”的东山发展纲要,并取得初步了成就。同学们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在座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10日,在康美镇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东山临港经济工业区。他们首先参观了源兴水产品有限公司,这是东山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基地,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加工的水产品内外双线销售,每年创造的经济收入位居全省前列。企业负责人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水产品加工的程序并带领他们实地参观了生产车间。在东山县最大的企业——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他们实地参观了玻璃生产车间。该企业充分挖掘当地富含硅砂资源的优势,变废为宝,产品年产值100多个亿,净增5~6个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海岸保税物流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物流中心的地理环境和优势,并介绍了其总体规划和主要功能。由于同学们学的正是经济或管理专业,在观摩企业生产经营时,兴趣极为浓厚,不时向接待人员提问,接待人员纷纷给与了耐心的解答。
11日,他们就当地旅游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调研了当地关帝庙(该庙是台湾各关帝庙的祖庙,吸引众多台湾信众到此寻根)、黄道周(明末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儒学大师)纪念馆等一些特色人文教育景观,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同时,他们还参观了铜钵村纪念馆,这个村在解放前夕一日间被抓丁一百余人,全都去了台湾。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许多几十年只能隔海相望,无法见面的亲人们才再次团聚。据悉,东山县籍的台湾居民有20余万。
通过开展座谈,实地调查,参观走访,他们深入了解了海西区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模式,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海西区建设在增进海峡两岸交流当中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调研,大家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国家经济形势的了解,促进了与东山人民的交流。
上一篇:你我共参与 共创新和谐
下一篇:材料学院开展赴佛山建陶行业就业形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