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我校陈维同学在《中国艺术家大典》征稿评选活动中喜摘2金
时间:2009-10-27  点击:[]  作者:  来源:

 

近日,从《中国艺术家大典》征稿评选活动组委会传来喜讯,我校陶瓷美术学院雕塑专业20085班陈维同学在《中国艺术家大典》征稿评选活动中,他的诗词、书法作品力揽2项金奖。

 

 

    

此次《中国艺术家大典》征稿评选活动是由东方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教育报刊社、中国书画创作院、《当代文艺家》编辑部、《中国艺术家大典》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目前,他已经在全国各种比赛中荣获了7项金奖。

               

 

青春有梦若翩跹

 

 

“我从小酷爱篆刻、书法、绘画、乐器演奏,对古典诗词也钟爱有加,感觉自己生在现代社会还真有点‘不合时宜’……”谈吐幽默的陈维为我们讲述了他的艺术之路,也描述了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梦想。

 

   19882月,陈维出生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有着对艺术的敏感:从母亲简单的针绣活中找到了绘画的灵感,开始了最初的临摹;从在塑料泡沫上刻上自己的姓名发现了篆刻的魅力,开始了他追求篆刻的旅程。

 

他自2001年在第五届静鹤斋国际小书画家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优秀小篆刻家”荣誉称号后,先后在绿星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赛,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成果展美术类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2009年之前,他在各种比赛中共获得金奖五项,五项银奖和3项铜奖。同时,他的作品也大多被举办单位永久收藏,之前,他的事迹曾刊登在《初中生》和《初中生之友》。近日,陈维再创佳绩,他的诗词、书法作品在《中国艺术家大典》征稿评选活动中都荣获金奖。

 

这一路,有过太多让他欣喜的“风景”,也有过不少坎坷。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拮据的条件不允许陈维外出求师学艺。高昂的绘画成本,苛刻的篆刻条件差点将陈维的梦想扼杀在儿时。篆刻,书法,国画都是通过他自学的,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陈维懂得“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艺术梦想。

 

陈维说到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他的父母,还有他的乡邻们。父母亲省吃俭用给陈维提供他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亲戚乡邻们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帮助了他。陈维说:“在我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许多人帮助过我,对于他们的无私帮助,再多言语的感激都显得很轻薄,我知道只有我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创作才对得起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才能帮助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言语的表达不能代表陈维内心对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但从他的眼神中可疑看出更加坚定的追寻梦想的信念。

 

艺术的创作如鱼饮水,甘苦自知,冷暖自知。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花费让生活在普通家庭的他沉浸在甜美梦想中的同时也品尝了几分“苦涩”。要进行真正的篆刻艺术创作,印石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可以用泡沫塑料代替练习,但毕竟硬度不够,对技法的提高没有多少益处。陈维就将一方印石的六面都加以利用,刻印完毕,先印在纸上,然后,把印石全部重新打磨又刻六面。这样就节省下不少购买印石的花费。

 

年仅21岁的陈维与艺术已经相伴了17个春秋,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陈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对他来说,篆刻、绘画……就是他的生命。气吐如兰,源于心香如蕙。执着的追求深深地渗透在他点点滴滴的言行中,连他穿的T恤都印上了他的印章图案,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文雅气息。

 

陈维爱好读书,也爱藏书。虽然说家境不富裕,但是陈维还是会从生活费中积攒出一部分钱去购书。他喜欢在晚上看书,有时看到很晚就会不自觉睡着,时间久了,床上就堆满了书。陈维有感而发,就给自己的卧室取名为“卧书斋”,还专门刻了一方印章,叫“卧书斋之印”。博览群书,不仅拓宽了陈维的视野,使更多新颖有内涵的艺术作品诞生,他还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曾一度陶醉在古典文化中,并将这种古典文化的精髓渗透在他的艺术作品当中。

 

虽然历年来,陈维取得各种大奖,但是他却不以此为傲。他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论坛上,请大家帮忙点评。许多网友的中肯点评对他触动很大。谦虚严谨的态度一直伴随着他进行艺术创作。

 

    青春有梦若翩跹。现在大二的陈维已经对以后的大学生活有了规划,他的梦想很平凡,就是考取研究生当一名大学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潜心自己的艺术创作。青春的梦想总是舞动不平凡的人生,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走得更远,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记者 刘龙材 蒋雪雯)

上一篇:2009年江西省精品课程申报
下一篇:2009知识产权高校巡讲(江西站)在我校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