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 史恩杰 尹梦兰)5月30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汪璠先生生前珍贵资料捐赠仪式。汪璠先生的后人、我校客座教授汪大绶和汪大总先生将汪璠先生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积累及珍贵史料捐赠给我校校史馆永久珍藏。校党委副书记饶俊南、副校长陈雨前等出席了捐赠仪式,仪式由党委宣传部部长曾德生主持。

党委副书记饶俊南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汪大绶颁发了收藏证书。饶俊南副书记在致辞中对捐赠的资料表示了感谢之情,高度评价了汪璠先生一生所做的贡献。他说,汪璠先生是我国近代陶瓷工业的先驱和陶瓷高等教育的开拓者,是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的创办者,他还创办了萍乡瓷厂和郑州瓷厂,对现代陶瓷工业起了示范作用。此次捐赠的资料将对我校校史研究、校情教育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并成为陶院校史变迁的又一有力佐证,是我校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汪璠先生和汪大绶、汪大总先生高尚的精神品质,热爱陶瓷,热爱母校,为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而努力奋斗。

捐赠仪式结束后,已78岁高龄的汪大绶先生以《家父汪璠的陶瓷生涯——向景德镇陶瓷学院捐赠资料背后的故事》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汪璠先生65年的陶瓷生涯和10幅捐赠图片背后的故事,表达了对父亲汪璠的感激、追忆与崇敬之情,并总结了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七条办学传统:一是专家治校的传统;二是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传统;三是用人唯贤、知人善任的传统;四是陶瓷工业与陶瓷美术教育并重的传统;五是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传统;六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传统;七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传统。
随后,汪大总先生以《再谈从瓷都走向世界》为题,结合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等高校的办学理念,总结了做学问、为人处世的方法,建议同学们要有国际视野,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注重培养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性”。
讲座之后,同学们对未来规划、就业、深造等问题与汪大绶和汪大总教授进行交流,现场气氛活跃,部分同学尝试用英文进行提问。汪大绶和汪大总热情地回答了现场学生的问题,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投身祖国陶瓷振兴事业。

汪璠是我国近代陶瓷工业的先驱和陶瓷高等教育的开拓者。汪璠出生于1905年,1925年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学习窑业和进行陶瓷研究。1930年,带着振兴祖国陶瓷工业的愿望,学成回国。1947年,在汪先生的努力下,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复成立,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院校正式诞生。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正是在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汪璠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陶瓷人才,他的学生中许多人成了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厂长、校长等,成为我国陶瓷界的重要骨干力量;汪璠先生还亲手创办了萍乡瓷厂和郑州瓷厂,对现代陶瓷工业起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从事有关陶瓷理论研究,编写了《陶瓷釉彩》、《陶瓷分论》、《电瓷制造工艺》、《陶瓷原料及实验法》等著作,为祖国的陶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一篇: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饶亚明一行来我校交流考察
下一篇:我校研究生曾令怡考取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