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2014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时间:2014-10-24  点击:[]  作者:记者 文/聂亚栋 王一博 孙香凝 图/赵霞 薛镇阳  来源:本网

本网讯(记者 文/聂亚栋 王一博 孙香凝 图/赵霞 薛镇阳)1022日上午,2014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研讨会在我校湘湖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宁钢,韩国陶瓷财团代表理事李完熙,韩国文光体委员长、京畿道议会委员长李珌九,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维杰出席,来自韩国及国内各地的陶艺家,我校有关学院负责人参加研讨。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景德镇及朝鲜青白瓷的传承与创新、造型和装饰比较研究”展开研讨。

韩国教授张起熏讲述了朝鲜青白瓷的发生与变迁。他说,通过对文献资料、碑文、出土古瓷片的考证,证实从15世纪的近乎原样仿制到16世纪的融入本土元素,再到如今自主研制试烧,朝鲜青白瓷始终深受着中国青白瓷艺术的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毛小龙讲述了宋代文化消费与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他提到,宋代经济发达,市场经济活跃,文化气息浓重,青白瓷理念应运而生。由于复古思潮、创新激情、文化消费、享乐思想的盛行,宋代返工业青白瓷艺术得到极大发展。他还展示了香薰、出香、盏,捧等多件宋代时期的代表作。

2015年陶瓷世界双年展”总负责人朴庆顺对韩国白瓷的造型作了分析。他说,韩国白瓷历经15世纪的软质瓷到高丽初期的硬质瓷、镶嵌白瓷,再到高丽中期铁化白瓷、朱沙白瓷,成就了现今韩国白瓷造型的多元化、透刻技法的精湛、工艺思想的成熟。

我校曹建文教授在发言中讲述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历史与传承。他提到,景德镇青白瓷起源于五代,鼎盛于宋代,没落于元末明初,终被青花瓷继承取代。同时,他认为中国名窑有五大特点:一是产品釉色、造型、纹饰精美;二是产品具有特色与独创性;三是产品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四是产品多为宫廷所用;五是产品对陶瓷发展有深远影响。

据悉,“2014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是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韩国陶瓷财团和我校联合举办的一次盛会,此次展览共展出了200余件陶瓷作品,其中,韩国带来了34位艺术家60多件陶瓷作品。展览展现了当今中韩两国陶艺家作品的新风貌,促进了两国陶瓷艺术家的相互交流。

 

上一篇:法国利摩日国立艺术学院校长Jeanne Gailhoustet一行来我校考察交流
下一篇: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胡晓智教授来我校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