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化传播学院)9月25日,经教育部专家严格审核,我校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余孝平领衔的教学团队凭借《汉字解码中国:山水人文的跨文化对话》课程,成功获批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我校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推动数字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悉,该计划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课程,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以文化人的功能,助力数字教育全球化发展。2025年7月,文化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高水平教师团队参与申报。余孝平带领团队立足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核心命题,以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为切入点,开展跨校跨学科资源整合与创新设计。
课程《汉字解码中国:山水人文的跨文化对话》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认知-理解-表达-对话-创造”五阶能力培养体系。团队通过融合中华文化知识图谱与系统思维,精选兼具美感、智慧与生活共鸣的普适性主题,以“如何让外国人看懂、听懂、感受到中华文化”为视角,强化跨文化对话的交互性与现代性。课程不仅注重国际传播实效,更着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创新素养,同时为国内外中文教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评审过程中,专家组高度评价该课程“以汉字为钥匙打开中华文化宝库,通过山水人文的意象链接古今中外,实现了文化内涵与传播效能的有机统一”。全国范围内共有3200份课程方案参与角逐,最终仅121支团队脱颖而出,我校团队凭借鲜明的创新特色与扎实的学术底蕴位列其中。此次入选教育部重点计划,是我校深化教育对外开放、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里程碑。随着课程的全球传播,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将跨越山海,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刘欢 审稿:兰茜 刘欢)
上一篇:江西省教育工会“工学互动,健康你我”第七区域系列文体活动在我校举行
下一篇:学校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