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火淬红心 薪火永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景德镇市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8-25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考古文博学院周芳芳肖星阳)6月24日至3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火淬红心薪火永相传”社会实践队赴景德镇市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莲花塘革命烈士纪念塔及十大瓷厂博物馆等地,探寻陶瓷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感受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的融合魅力,助力推动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协同发展、红色文旅融合与文化自信建设。

莲花塘前忆初心

6月24日,实践队一行抵达莲花塘革命烈士纪念塔,缅怀革命先烈。现场还开展了“移动课堂”活动,带队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从土地革命时期窑工们秘密传递情报,到抗战时期陶瓷艺人以“抗日救国”为主题创作瓷板画等故事,全方位展现了景德镇在革命时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队员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充满希望的年代。

历史溯源探传承

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收藏有景德镇十大瓷厂创制的陶瓷精品与文史资料近万件,重现“十大瓷厂”辉煌的历史,展示“国窑瓷”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宝,保护传承其高超的生产工艺和大国工匠精神。实践成员参观十大瓷厂博物馆,借鉴历史陶瓷文化经验,深入挖掘陶瓷文化内涵。

参观十大瓷厂博物馆

古窑深处寻红韵

6月25日,实践队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红色文化展区开展专项调研,探寻全国首个红陶融合主题展区的创新实践。展区陈列的百余件革命主题陶瓷文物,通过沉浸式展演呈现陶瓷文化的时代内涵。队员用镜头记录"会说话"的文物,感受历史记忆与艺术表达的交融。调研过程中,陶瓷乐器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声如磬"的瓷韵结合,以创新形式诠释陶瓷文化"活起来"的实践路径,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新思路,助力红色基因与千年瓷韵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参观古窑博物馆

 

 

欣赏陶瓷音乐——我和我的祖国

 古法制瓷引共鸣

在手工制瓷作坊里,实践队与多位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度交流。“画鱼世家”非遗传承人李建华分享说,陶瓷装饰鱼纹传承需“五年出师、两年积淀”,方能练就精湛技艺。交流中,团队深入了解景德镇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工艺。这些工艺不仅展现了传统制瓷的精妙,更体现了工匠精神与红色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与非遗师傅交流

 

春宣讲扬文化

实践队还在景区内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与调研活动,将非遗陶瓷技艺与红色文化进行融合宣讲,并针对景区文化建设、陶瓷文化传承开展专项访谈调研,了解观众眼中的景德镇陶瓷文化。

开展志愿服务宣讲

 

与游客交流,开展红色陶瓷主题调研

青年方案助发展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及周边,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度探寻陶瓷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感受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的融合魅力。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队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国陶瓷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刘小清 兰茜)

上一篇:【红色走读】“红星逐梦青年行”红色走读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我校召开第六轮学科评估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