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红韵兴国·青衿筑梦”实践队赴江西赣州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09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文/赖龙英 吴玉娟 图/余燕玲 钟欣欣)红色故土铭刻峥嵘岁月,青春力量彰显使命担当。6月29日至7月2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红韵兴国·青衿筑梦”实践队奔赴江西赣州兴国县,通过实地走访、人物访谈和文化宣讲等方式,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心灵对话峥嵘岁月,开展一场沉浸式爱国主义实践之旅。

探访将军故里,笔墨传情敬英雄

在兴国,实践队首先来到将军园。踏入这片庄严肃穆的园区,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展开了一场跨越岁月的对话。园内,将军雕像巍然矗立,无声地诉说着兴国作为“将军故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记录着无数英雄的感人事迹。队员们以笔为器、以墨为情,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缅怀之情融入笔墨之中,让书法艺术与红色文化完美交融,彰显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坚定决心。

实践队员参观将军园

对话红色后裔,聆听岁月守初心

在埠头乡凤岗村开国将军王屏的故居守己堂内,实践队开启了红色文化寻访之旅。队员们与将军后代李新春老人促膝长谈,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了解革命故事。李新春老人向队员们展示的王屏将军晚年生活照片中,将军衣着朴素、面容和善,泛黄的照片定格下这些温暖的瞬间。队员们运用口述史采集、影像记录、文字整理等方式,生动还原了王屏将军从赣南苏区热血少年成长为开国将领的峥嵘岁月,勾勒出革命先辈“抛却家业赴国难”的精神图谱,让跨越时空的革命信仰在当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队员采访王屏将军后代李新春老人

走进历史展馆,追寻暴动记忆

实践队走进隆坪乡暴动馆,深入探寻兴国革命暴动的光辉历史。在展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生动还原了当年革命志士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场景。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展品,在历史的细节中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实践队员参观隆坪暴动馆

对话民间艺人,传承非遗文化

在罗廖村,实践队采访了竹编艺人钟玉生,近距离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与竹编艺人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竹编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看着艺人手中纤细的竹条在灵巧的操作下逐渐变成精美的竹编作品(蒸笼),队员们对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此次采访不仅让队员们领略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意识到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要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采访竹编技艺传承人钟玉生

实践队员同当地居民干农活

红色精神永传承,慰问党员暖人心

在罗廖村党员活动室,实践队开展“七一”专题宣讲活动,老党员赵爷爷崭新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队员们的掌心传递,见队员们兴致正浓,老人主动将峥嵘岁月娓娓道来,“模范兴国是我的老战友们用鲜血和汗水打出来……”老人轻捋纪念章的绶带,指间的厚茧摩挲勋章时,我们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老党员们分享的入党经历和工作历程,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成员。

实践队员吴彩莉为党员同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践队员同“光荣在党五十年”党员同志合影

深入基层宣传,筑牢安全防线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增强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团队成员在澄塘村参与防溺水宣传活动。队员们深入社区、乡村,向当地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详细介绍溺水危害、预防措施以及自救互救方法。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让防溺水知识深入人心,为筑牢暑期安全防线贡献了青春力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实践队员参与防溺水宣传活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真切体悟到江西兴国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显著发展成就。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踊跃投身社会大课堂。未来,他们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稿:兰茜 陶梦飞)

上一篇:九三学社陶大支社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学习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红土青苗 薪火相传”实践队赴南昌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