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柴雨琴 高志 图/傅鞠聿辰 杨佳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探寻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6月24日至25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星火燎原”红色走读实践队赴南昌市开展社会实践。

队伍一行抵达南昌,首站便是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巍峨耸立,如擎天之柱直插云霄。塔身正北面,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面“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大型花岗石浮雕,队员们在纪念塔前整齐列队,向纪念塔敬献鲜花。队员们全体肃立,在此驻足凝视,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并默哀致敬。


随后,团队来到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危难中奋起”展厅,队员们围在《八一起义宣言》展柜前,轮流朗读宣言内容。当读到“为挽救中国革命”时,大家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在多媒体展厅,队员们参与了互动体验项目,通过触摸屏模拟起义当夜的作战部署。展厅内容全面展现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历史。
离开纪念馆,团队前往贺龙指挥部旧址。在贺龙的办公室,队员们轻轻触摸那张老式木桌,感受历史的温度。还轮流使用那部手摇电话机,体验当年指挥作战的感觉。“当我摇动电话手柄时,仿佛听到了穿越时空的战地通讯。如今,大楼三层临街窗口的3个白色箭头,依然指示着当年起义留下的弹痕所在位置,宛如历史镌刻的勋章,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烈的战斗岁月。”一位队员说道。

接着,团队来到叶挺指挥部旧址。在作战室里,队员分组研究了墙上的作战地图。通过对比现代南昌地图,队员们尝试标出当年的进攻路线。旧址内复原了部分房间摆设,还陈列着叶挺使用过的指挥刀等文物,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当年的氛围。
最后,团队抵达南昌起义烈士纪念堂。驻足于某位烈士的家书前,泛黄信纸上“为了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苍劲字迹,字字泣血,句句千钧。在英烈名录墙前,队员们开展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寻找与自己同姓氏的烈士。找到后,队员们轻轻擦拭那个名字,并鞠躬致敬。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队员们与历史产生了奇妙的联结。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缓步参观,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前驻足,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此次红色走读活动,团队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前进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稿:刘小清 陶梦飞)
上一篇:我校获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支教优秀组织单位
下一篇:【文明实践】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火铸新”社会实践队在景德镇珠山区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