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潘鹏悦图/陈如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7月5日至1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队赴浮梁县江村乡诰峰村开展暑期文明实践,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乡村特色,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诰峰村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江式训烈士的故居,回顾这位红色英雄的生平事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通过故居中存放的丰富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以及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仿佛亲身走过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历史的回响让实践队员们深刻理解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多么来之不易,也感悟出我们不仅仅要缅怀,更要传承——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号召更多青年人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江式训烈士故居
深入走访调研,赋能乡村发展
农耕生活是乡村最亮眼的风景,实践队员们挽起衣袖、卷起裤脚,深入田间帮助村民们插秧播种,即使汗水浸湿衣服,队员们也不喊苦不怕累。随后,实践队队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探望三位低保户老人,将温暖带到三位老人的家中,询问他们身体是否安康,在政策的帮扶下生活是否幸福,聊一聊村中生活的乐趣,为三位长辈带去欢笑。
随后,实践队在红色长廊采访了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村民,听一听村民口中的诰峰村:“现在的诰峰村比以前生活条件好太多了,走乡村振兴的路,我们的茶能走很多渠道卖出去,生意也好做起来了”“现在村里的环境也好了,而且生态旅游也能发展起来了,岗位多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也多了一份收入”在点滴行动与切身走访中,实践队深入了解诰峰村的历史文化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更加生动地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下田插秧

图为实践队与低保老人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干部
发展绿色生态,促进乡村振兴
诰峰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绿色节能,保护生态环境,村里的光伏产业在路边随处可见,有效缓解村中用电压力。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诰峰村合作社创办的绿色养殖场,里面有珍珠鸡、鸵鸟、孔雀等丰富的动物种类,天然无公害的绿色喂养方式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与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
与此同时,茶文化是诰峰村走好乡村振兴道路的一大风向标,为促进经济发展,结合生态、地理优势,诰峰村致力于发展茶产业。实践队先后参观了茶树群及茶油坊,结合了解到的采茶、制茶、传统技法压榨萃取茶油等,为茶文化赋能,设计出特色茶产品包装以及诰峰村吉祥物,为诰峰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大新油坊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入基层、贴近民生的了解探索。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与村民的互动交流,掌握了浮梁县诰峰村的独特乡村魅力和发展现状,深刻理解实践意图,针对当地特点策划乡村振兴方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实践队员们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核:吕丽芳 刘小清)
上一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4年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班开班
下一篇: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江西省)攻关团队骨干成员暑期研修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