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双年展深度访谈 | 专访“景蓝奖”获得者郭其林、梁成镇
时间:2024-01-15  点击:[]  作者:  来源:

C7CA8

郭其林(右)、梁成镇(左)与作品《霜翎》

郭其林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师

中国城市雕塑协会会员 江西省雕塑协会会员

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

2021年作品《鸡毛信》获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项目

2022年作品《戍边魂》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资助项目

作品获奖

作品《后工业时代》获第八届天津青年美展“银奖”

作品《猴之新语》获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银奖”、“曾竹韶提名奖”

作品《林海雪原》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

作品《望闻问切》获第十二届中国陶瓷大展“金奖”

梁成镇

毕业于吉林北华大学美术系

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2014-2018年东莱艺术机构签约艺术家

2019年成立“禹鼎陶艺”工作室至今从事当代陶艺创作

作品参展

2002年参加中韩艺术交流展

2010年参加宋庄嫘苑画廊邀请展

2013年参加青年艺术100展2012年参加深圳艺博会

2014年参加艺术广东展

Q:“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竞赛展单元共征集全球48个国家1803件优秀陶艺作品,多轮评选后,你们的作品《霜翎》成功斩获最高奖项“景蓝奖”,请谈谈创作背后的故事。

郭其林、梁成镇:好的,这件作品是特意为双年展创作的,“霜”象征洁白、冷峻,“翎”是鸟类翅膀和尾部最坚硬的一根羽毛,《霜翎》与作品本身想表达的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感悟的初衷是非常契合的。

设计草图时,叶片是比较直的,但烧窑时发生了意外,开窑的一瞬间我们都很惊讶,因为它东倒西歪,像被风吹过的芦苇一样,然后我们又转念一想,这个其实是刚好符合了自然界生长的不可预知的状态,生命本身就是不可预知的,更符合作品核心表达。陶瓷的魅力,大概就是它总能给人意外的惊喜。

我们选择木质和陶瓷的结合,在工艺上,不是简单的拼接处理,留下人为加工的生硬痕迹,而是让木瓷融为一体,核心还是呈现植物自然生长状态。经过前期多次实验,最后找到现在的这种方式。给实木上涂上蓝紫色的丙烯颜料,雕刻近百个直径不一的凸起小木栉,再制作与之吻合的瓷质叶片,木栉要考虑粗度和转向,青花烧制要严格控制收缩比和变形程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达到从内发而外的真实感。

郭其林

Q :叶片在窑火中的意外正是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独特语言,与青花一样,成为你们作品中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元素。郭其林、梁成镇:是的,青花是中国陶瓷重要的代表元素,作品中,我们采用贴花、手绘、泼墨的方式再现青花从元明高峰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把时间的流逝、青花的演变、当下的感受融入表达,以扭曲变形、甚至残破的叶片表示盛衰、优劣,与木材所代表的植物的经脉相契合,表达事物也是植物发展的真实过程,这种立体的脉络呈现,会增加作品的形式感,更具艺术张力。

梁成镇

创作之初,我们想要表现的就是生命从生长、繁茂最后衰败的过程,从构思到完成花了半年时间,其中最耗时也是最有趣的就是青花部分,非常随性、自由发挥,青花为媒,带着我们的情绪流转到叶片各处,我们先后制作了四百多片青花瓷叶片,最后挑选了三百多片在作品上。

Q :确实,现场看到作品体量很大,视觉上相当震撼,创作时你们是如何考虑作品与空间的关系的?郭其林、梁成镇:这件作品全长四米六,创作时,我们会首先考虑主题表现的力量感,既然是自然生长的力量,它一定是巨大的。但在艺术创作中,我们会尽可能地平衡装置和空间的关系以及青花叶片不同尺寸在烧制时的难度,尝试过更小或更大的体量后,发现目前这件的量感是比较适合双年展空间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展现主题带来的哲学思考和精神力量。

试验品

《霜翎》与空间

Q :你们有个很巧妙的设计——地上散落的白色沙粒、青花叶片,与空间主体相呼应,非常好。郭其林、梁成镇:是的,以白沙点题“霜”,叶片呼应“翎”,这也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试”出来的。设计时我们只考虑了空中的部分,当它挂出来时,会感觉有些单薄,我们就尝试在地上铺一点沙粒,补充灯光照射下的氛围感,然后模仿自然落叶的状态,放几个青花叶片,表现生命的凋零,没想到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非常饱满,形象演绎了生命的始终。

泼墨青花与传统贴花龙纹

Q :你们选择了最传统的景德镇工艺青花,但没有落入窠臼,而是很好地运用它来表现当代艺术的观念,如何做到的?

郭其林、梁成镇:我们都是学艺术的“景漂”,传统的工艺并没有过多地限制我们的想象和创造,所有工艺技法于我们而言只是手段和途径。作品的视觉吸引、空间张力和形式感是艺术创作中更为重要的,创作中突破工艺茧房,自然形成传统对当代的转换和表达。

但是,这对于景德镇的本土匠人而言会比较困难,他们需要迈过这道坎,开阔认知、转变观念。以青花为例,把它定义成传统,就只是一种颜料或图案,而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前面,回望元明历朝的青花更迭,它象征着时间、社会、文化、审美……创作视野顿时就开阔了,不再局限于传统、工艺的思考,青花只是我作品中观念表达的符号。总之,如果先考虑青花,就会被传统所束缚、包裹。要想突破,首重观念,把材料、工艺放在辅助的位置,明确创作目标和方向。

双年展现场

 

双年展现场

Q :作为新生代陶艺家,你们站在景德镇双年展这样一个国际平台上,如何评价展览对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推动作用?

郭其林、梁成镇:双年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跨区域、跨文化的艺术交流,鼓励年轻人尝试各种当代性、探索性的艺术创作,于创作者而言是一次很好的试炼机会,从中也发现其他国外艺术家的创作都是非常丰富且多元的。景德镇陶瓷大学为我们搭建了国际性的高端平台,我们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展示我们对陶瓷的理解和艺术的表达。我们作品中所特有的华夏文化符号和表现形式,同样能让国外艺术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是如何去创造陶瓷、表达观念,这是更为直观的学习和交流。来自世界各国的陶艺家聚集在这里,新的观念、新的形式、新的融合,产生了不同文化互鉴的陶艺现象,传统工艺在陶艺家手中没有完全摒弃,而是充分吸收利用,进行开拓性的实验,展览就像催化剂,影响着年轻陶艺家们的创作观念,思想一旦改变,就会促使当代中国陶艺产生新的面貌和发展趋势,这是景德镇双年展对当代陶艺最大的推动。

(责任编辑:吕丽芳)

上一篇:我校召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动员会
下一篇:【聚焦审核评估】我校举行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