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基于数据分析的艺术学三大体系研究现状与建设”论证推进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召开
时间:2023-07-01  点击:[]  作者:  来源:

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承办,苏州大学协办的基于数据分析的艺术学研究三大体系现状与建设研究论证推进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召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邱邑洪主持会议并讲话。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泉出席会议并致辞,设计艺术学院李超德设计团队,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康修机、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邹晓松、副院长郭玉川、徐志华教授等,科学技术处处长常启兵、副处长朱景林,艺术学八个学科组专家成员以及学科相关学术代表出席会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学校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吕金泉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兄弟高校、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动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他指出,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阵地和示范区。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立足本土文化艺术土壤,放眼国际艺术前沿,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陶瓷经济、陶瓷材料、陶瓷美术、陶瓷设计、陶瓷文化、非遗传承等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重点建设了一系列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不断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体系和文化氛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发展中持续产生重要影响力。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期待大家碰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结出更多前瞻性、引领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实际行动共助数字化时代艺术学研究领域创新发展再添新辉煌。

邱邑洪在讲话中对代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各项目组负责人、各团队骨干专家的参会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对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数据分析的艺术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研究、现状评估与对策建议”项目的构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之一。他谈到,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围绕项目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以及下一步的实施计划等展开交流与探讨,更好地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会上,来自苏州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的专家围绕主题,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谈到,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整合了苏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相关高校的综合设施资源,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学术团队。面向新征程,苏州大学将一如既往立足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携手各方加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的三大体系建设,凝心聚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新时代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奋发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甘锋针对艺术学的学科分类及科研情况做出深入分析,同时阐述了学科分类下的学术研究现状,指出艺术学是由国内众多艺术科研部门提出要求设立,并且真正实现了体制化、规范化的一个学科。我们是最有可能成为开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一个学科,也意味着要在国家的科研领域里面具备独特性与为国家作贡献的机遇,要不断完善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朱恒夫谈到,文艺是一个不断创作出新照片反映新时代、并服务于人民的艺术活动。艺术学学科本身具备它的独特性。其他关于艺术学的知识体系如果能结合三大体系建设落实到学术研究上,即是对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构和建设。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应该明确的是对三大体系建设的知识学层面的进一步整理,另外包括评价的完善、包括学科分类的完善,也包括一些当代美学建构的具体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丁亚平谈到,学术体系是三大体系的核心,戏剧与影视学在学术体系上呈现出流动性、协商性和自主性,并且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内容。话语体系作为三大体系的关键内容,在更为宏观和广泛的意义上,体现出主体性、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学术理念,集聚影视学的话语体系建设和新时代的发展交相辉映,在新时代的情感结构中彰显出更具辨识度、更具现实意义、更体现纵深感的理论主体性。以戏剧与影视为对象,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三大体系的关系而言,学科体系发挥的整体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功能,学术体系体现了学科体系的属性及合理性,同时也影响着话语体系的性质与水平。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顾平谈到,要立足实践推进理论创新,抓住中国发展与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在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关建设,从切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中挖掘艺术学理论资源。同时谈到,艺术学科与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教材编撰、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层面的问题,以及目前多数因学科目录的调整而形成大片的空白地带同时指出,基于中国艺术学建设背景,如果把三大体系作为一个整体,那么三大体系最核心的问题,一是学科学人、二是学科体系的中国特色和学理认同、三是话语学科学术的意志与支撑性或者它的支撑力。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谈到,三大体系在核心维度上分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核心目标。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成就,新时代学科体系在于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新发展,是学科体系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术体系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对话语体系的新要求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具体体现。要向世界传达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是一个叙事体系。在借鉴国外时,应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氛、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这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编审陈奎有谈到,音乐学科有它的特殊性,有时候它和其他的艺术门类都会牵扯到综合性的艺术里面,但音乐的边界相对比较明晰。理论研究面对我们艺术学的课题,当有作品进入的时候,有些问题会更有说服力。由于三者之间的紧密性,三大体系对于真正遇到我们分析材料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许薇谈到,舞蹈学三大体系的研究及建构需要紧密联系教材的建设。因此,把教材体系理解为学术体系的物化形态,同时又是话语体系体系的相对的有机构成。我们对舞蹈界的所有教材进行了统计和整理分析,总体分为史论和教学技法两个类型。在史论教材专著中舞蹈学基础理论最多,舞蹈教育、舞蹈创作、舞蹈史学和舞蹈表演相对较少。

会上,各参会人员还围绕“三大体系”相关建设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责任编辑:兰茜)

上一篇:我校召开本学期第三次教学工作例会
下一篇:慕课出海!我校4门国际化课程上线印尼国家慕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