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曾凡伟 图/黄嘉豪、廖旭辉)非遗文化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为了传承好非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价值,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到13日,实践队分别前往了蒋巷白岸村、蒋巷镇文化站、南昌县文化馆、南昌县图书馆等地对黄河灯展开了实地调研,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黄河灯阵在蒋巷北望、白岸一带流传久远,历史悠久。1938年后由于战乱中止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在才重新开展起来。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扶持和群众不断努力下,白岸、北望两村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并开辟场地专门布置黄河阵。里面设置了固定的竹竿,供奉三箫娘娘的高台。在当地百姓眼中,三箫娘娘就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护神,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子孙满堂,风调雨顺、家业兴旺。一年一度的黄河灯会,是当地百姓隆重聚会的的喜庆节日,久别的亲人重逢在一起,是加深血脉亲情联系的有效方式。
为了解蒋巷黄河灯的发展现状,7月11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蒋巷村居委会与陈苏清书记展开了深入交流,并查阅了当地乡志、县志等文献资料。

7月12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了蒋巷黄河灯另一个传承地——白岸村。在村委干部的帮助下实践队联系上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涂传凡,涂传凡给实践队展示了黄河灯图纸,随后说起了有关黄河灯未来的规划。在涂传凡的带领下,实践队陆续参观了白岸村黄河灯阵、观音庙、水天院。


随后,实践队回到了白岸村党群服务中心,对村委涂小华书记进行了采访。实践队了解到为烘托春节节日气氛,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保护非遗传承已常态化,只要没有疫情,村里年年都会摆黄河灯阵。
12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蒋巷文化实践站查阅黄蒋巷河灯相关资料。蒋巷文化站站长刘全子给实践队做了黄河灯文化宣讲 。


7月13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南昌县文化馆,查找黄河灯的相关资料,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观看了黄河灯阵的图片视频。实践队在与文化馆馆长邓露莎的深入交流中对于黄河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午实践队来到了南昌县图书馆,查阅黄河灯文献。



黄河灯作为当地的民俗文化,在传承上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相关记录文献较少,这对实践队来说任务艰巨。实践队队员们攻坚克难,集思广益,在不断提问与查阅中不断了解黄河灯的传承、变化,深刻体会到蒋巷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实践队队员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学习黄河灯文化知识,加大宣传力度,以实际行动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徐胤嫚 刘小清)
上一篇:【暑期“三下乡”】管理与经济学院赴南昌开展红色走读暑期社会实践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重温红色革命摇篮,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南昌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