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6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行了调研指导。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银娇,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杨志民,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曾德生陪同调研。

在专题党课中,吕品昌深刻讲解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及丰富内涵,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吕品昌指出,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自信。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科学总结了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既是对百年历史的“总梳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总宣言”。这份《决议》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份纲领性文献,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续走向新的伟大胜利的行动指南。他指出,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不在于其岁数有多大,而在于其能否躬身自省、海纳百川、不断强大并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敢于刀刃向内。十九届六中全会对百年党史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历史总结,达成了空前的思想共识,凝聚了强大的前进力量,彰显了无比的成熟自信。

吕品昌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起点在于学习,关键在于行动,最终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首先认真学习并做到“入脑”“入心”,才能确保思想正确和思想统一,才能正确指导下一步行动。我们在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基本思想理论的同时,要注意学习挖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善于用身边的历史、身边的文化、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物提高自我、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学习要与时代紧密结合,要把我们的学科、学术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克服学用“两张皮”现象,用学习研究成果推动陶大各项事业发展。
吕品昌要求,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肩负起政治担当和立德树人使命,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大力宣传和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工作;要创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增加更多各专业学生喜爱的教学新内容,采用更多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中央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要以点带面推进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面对“00后”大学生,思政课要以中央精神融入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改革为契机,逐步深入、全面推进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活力和魅力,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立德树人事业。

在调研过程中,吕品昌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文华关于落实《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进展情况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院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今后马院建设的导向和原则。为此,今后的马院必须重点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确保项目申报、学科经费、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马院全体教职工及兼职教师要自觉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积极配合学校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各项决定和措施,其他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马院建设。二是紧盯重要目标,不断开拓创新。今年马院在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党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创建了“陶冶讲堂”(原陶大思政讲堂)“思政午餐会”等工作品牌。希望马院今后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在思政课内涵建设、国家级项目申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争取更大新突破。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中央和学校党委关于加强马院建设的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各负其责,积极推进,切实加强新时代马院建设。
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文/徐胤嫚 图/孙安宁 罗子洋 倪力 实习记者/管雅慧 肖怡合 官梦琴)
(责任编辑:诸贵根)
上一篇: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国际交流中心、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下一篇:学校召开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第二次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