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祯祥,男,77岁,我校退休教师。
一、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潘祯祥同志是生活在毛主席那个年代的老革命工作者,他对祖国未来是满怀信心和充满希望的,在他的人生里,没有自己,只有组织需要和无私奉献。他的一生干过十几个岗位,从农村高级社的出纳统计到省安装公司学习设计安装,从陶瓷研究所的日夜奋斗、诚实科研到新华瓷厂技术科,只要组织有任务,他就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在陶瓷研究所的那几年,潘祯祥同志甘当小学生,从头做起,认真做好革命的螺丝钉,在对陶瓷工艺成型的方法和陶瓷坯件干燥强度变形因素的探索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被部评为“青年突击手”。转战新华瓷厂技术科后更是不断推出新技艺,革新生产模式,改进生产方法。与同事攻克青花釉生产投产难关,继而攻克过筛工艺,提升生产效率;研制的烟灰色釉得到上级好评,被厂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积极分子”,荣获“毛主席纪念章”一枚。
二、满怀激情迈步高校,尽心尽力干实事
潘祯祥同志从技术科调到陶院学办工厂是在一九七八年,这对于潘祯祥同志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开始。他和同事们一马当先,开荒地,挖山头,平土地,用汗水和努力开拓厂址。到基建办当采购员时,负责采购木材、建材、水泥、与司机二人爬山越岭,顶风冒雪。为尽快完成基建任务,他驻守在万年水泥厂,排队托运。到总务处担任保爱、环卫管理员、房管员、联络员等职。在任上他乐于担当,积极贡献,为陶院陶院取得“全市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新厂地区先进个人”、“省房地产科技网先进工作者”。
三、服务学生,保障有力
潘祯祥同志在退休后依然不忘发挥余热,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去,担任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宿舍管理员,八年如一日,为同学提供环境、卫生、安全、维修、生活等服务,对待同学深情厚谊。
我校陶院幼儿园和五六栋居民出口墙上爬满芦藤,杂草,地上荒草丛生,乱石成林。他不顾自己年近八十,体弱年迈,在楼梯上爬上爬下,用大刀铁铲将墙上芦藤,地上杂草、石块清理干净。满是泥土汗水的他看着美化 的生活环境会心一笑。
上一篇: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下一篇:中国楹联学会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建中国楹联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