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周婧煊 顾紫菲 图/孟淑婷 朱文韬 滕黎鸿 实习记者/黄宣 任洛谊 雷月 倪力)12月5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共同主办的陶瓷材料与装备国际高峰论坛暨《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出席会议并作学术报告,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梅仕灿、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良华、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谭抚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陈云霞等出席开幕式。陶瓷材料与机械装备领域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的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主持开幕式。
梅仕灿致辞
梅仕灿在致辞中指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发生变革。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陶瓷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以陶瓷为特色的老牌行业院校,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实业救国”“振兴陶业”为使命,依托千年瓷都办教育,扎根陶瓷行业办大学,与国家陶瓷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今年,恰逢景德镇陶瓷大学110周年校庆,又是《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学校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名校的奋斗目标,将进一步聚焦特色办学,强化内涵发展,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重塑材料之强,再创机电之能,升华艺术之优,占据文博之先。此次高峰论坛对于凝心聚力加快陶瓷新材料、新装备的技术进步,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梅仕灿以一首五律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诗曰:“悠悠陶片史,一万四千年。东汉青瓷出,中唐跨海传。功能惊绝特,装备赖精研。今日高峰会,彩霞萦手边。”
吕品昌主持
吕品昌在主持会议时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向出席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110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学校发展历程及学科专业特色。他表示,学校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与机电工程、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
张良华致辞
张良华在致辞中对景德镇的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对外交流及产业政策等作了简要介绍。他表示,景德镇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陶瓷是这座城市的文脉。近年来,景德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级陶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与科技的支撑,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对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广泛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谭抚致辞
谭抚代表中国硅酸盐学会对《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表示祝贺,并向景德镇陶瓷大学及与会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中国硅酸盐学会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及与会专家学者加强沟通,携手共进,共同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陶业发展作出贡献。
陈云霞宣读了《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高被引论文作者名单。《陶瓷学报》1980年创刊,40年来累计刊发陶瓷类学术论文3000余篇,经遴选,共计26篇高水平论文入选《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高被引论文集。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柴之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周延春,清华大学教授潘伟先后作了主题为《核技术在陶瓷科技考古方面的应用》《陶瓷电子学一百年》《高熵陶瓷:机遇与挑战》《耐高温低导热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热障涂层应用》的学术报告。
柴之芳作学术报告
周济作学术报告
周延春作学术报告
潘伟作学术报告
当天下午,《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研讨会(编委会换届大会)、高技术陶瓷分论坛、陶瓷装备及能源材料分论坛分别召开。经编委会研究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担任《陶瓷学报》第二届编委会主任。与会专家、学者以大会报告形式开展陶瓷材料与机械装备领域的学术交流。
《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研讨会
在高技术陶瓷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伟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庆、南京大学教授万青、江苏大学教授乔冠军、东华大学教授江莞、清华大学教授谢志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学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包亦望、同济大学教授杨修春先后作学术报告。
高技术陶瓷分论坛
在陶瓷装备及能源材料分论坛上,归然书院院长鲍杰军、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张柏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傅邱云,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万鹏、宁波融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季陈纲、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温兆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箭、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绍荣、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海雷先后作学术报告。
陶瓷装备及能源材料分论坛
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碰撞和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将进一步汇聚高校和陶瓷行业的智慧力量,从而在推进陶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实践上取得新成果。
上一篇:我校在江西省第九届大学生物理创新大赛中获奖
下一篇:我校学生团队在全省“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中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