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校党委中心组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2019-11-22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张小将)11月21日上午,校党委中心组在湘湖校区行政楼307会议室召开会议,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家校党委班子成员江伟辉、宁钢、胡林荣、叶观荣、吴本荣、占启安、李良智、王海波、冯浩、杨志民、曾德生、章义来,以及校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江伟辉主持会议并讲话。

江伟辉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这些“坚持和完善”系统完整、内在相关、有机协调、相互配合覆盖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是进一步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他强调,“坚持”体现制度自信,“完善”体现改革创新。每一个“坚持和完善”都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并贯穿于其它各方面的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有了党中央这个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方能各展其长。

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题,校长宁钢交流个人学习体会。他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人民决定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良、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深深植根于我国的社会土壤,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将为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完善、有力的制度保障。

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主题,校纪委书记叶观荣在交流个人学习体会时表示,四中全会将监督工作、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作为重要方面加以重点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殷切希望。要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就如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他表示,党员干部要向党中央基准看齐,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营造讲规矩、守规矩的良好氛围。

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副校长占启安交流个人学习体会。他表示,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结合个人工作,就完善学校科研体系,他表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改革,让资金、项目、设备等充分活跃起来;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体系,着力深化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联动改革;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杨志民在交流个人学习体会时表示,我们党自执政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一步一步拓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功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强化办事依法、遇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要积极面向广大学生群体开展法治教育,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挥自身的法治学科优势。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了刘奇、易炼红同志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上一篇:【聚焦“双一流”建设】我校教师论文入选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
下一篇:我校召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