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3月5日至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宁钢,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国际学院副院长张婧婧参会。会议期间,宁钢、张婧婧认真履职、积极建言,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争相关注,相关建言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品牌网、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香港商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环球资讯网、江西日报、江西新闻网、江西新闻广播等媒体纷纷对宁钢、张婧婧履职建言进行报道。其中,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对宁钢、张婧婧进行了专访报道,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两位代表进行了视频新闻专访报道,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图片新闻形式对两位代表积极履职给予特写报道,中国艺术报等主流媒体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两位代表建言予以推送报道。
会议期间,各大媒体推出的《宁钢:建议实施陶瓷文化传播工程》《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传播中华陶瓷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宁钢:让陶瓷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全国人大代表宁钢建议实施陶瓷文化传播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宁钢:传播中华陶瓷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宁钢代表:将景德镇陶瓷大学建成世界知名陶瓷大学》《陶瓷教育要“三进三融”——访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宁钢:助力陶瓷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宁钢:“传播好中华陶瓷文化,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的一种文化自信!”》《关于对艺术专业学位(FMA)及艺术博士学位授权分类考核评价的建议》《【聚焦两会】宁钢 关于实施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工程的建议》《2018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坚定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全国人大代表张婧婧:china,是中国还是世界?关于设立“世界陶瓷文化日”的建议》《全国两会进行时,倾听来自江西的代表委员十大好声音》等报道引发了社会持续关注和好评。其中,新华社推出的《宁钢:建议实施陶瓷文化传播工程》短时间阅读量突破百万。
宁钢建议实施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工程。概括起来就是要开展“三进一融”。即实施陶瓷文化进中小学校园、进社区、进孔子学院,另将陶瓷文化传播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实施陶瓷文化进中小学校园工程有三项措施。一是在中小学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入陶瓷文化特色实践课程;二是出版系列陶瓷文化普及教材;三是拓展校园陶瓷文化氛围。打造融入生活元素的“社区+文创”新范式。以社区“生活”为圆心,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解决社区公共空间的文化营造;以特色陶瓷文创产品+深度社区服务的形态激活社区潜力,鼓励特色陶瓷文创产品与社区特色资源结合,体现社区人文精神;将陶瓷文化作为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内容;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挥陶瓷文化艺术网络媒体优势和互动平台的优势,组织优秀陶瓷艺术家和优秀民间陶瓷艺人走进各个社区,开展送陶瓷故事到社区、送陶瓷作品到社区、送陶瓷培训到社区等活动,并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示。另外,孔子学院扮演着“使者”和“模特 ”双重角色,是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因而,建议在国内高校孔子学院中开设陶瓷文化特色课程。以此为媒介,传播中国民族工艺、绘画方法、审美理念,以及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讲好中华陶瓷思想故事、文化故事、民间故事,以陶瓷为媒介,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宁钢认为,应将陶瓷文化传播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一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设立中华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或陶瓷艺术工作室,充分发挥陶瓷文化传播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优势。二是将中华陶瓷文化传播作为中国重大文化创新项目来实施,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陶瓷类、艺术类、智库类以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在海外举办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国际陶瓷学术研修、游学培训、陶瓷文化论坛等活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三是促进陶瓷教育,加大对中国唯一的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办学的支持,使其办成世界知名的一流特色大学,为中华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有力保障。

宁钢建议禁止中国优质高岭土出口。陶瓷原材料是让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大量已经濒临枯竭。例如瓷都景德镇、台湾的莺歌等陶瓷产区,高岭土资源已经枯竭。为了陶瓷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陶瓷的优质材料应该严格加以限制。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瓷土保护,刻不容缓。国家应颁布合理开采高岭土的政策。合理开采高岭土的政策出台,一方面,使得产业可以持续有序的发展下去,把优质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另一方面,合理有序开采会对环境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第三方面,使得陶瓷这一令中国骄傲的发明和文化继续影响世界。目前,中国的优质高岭土主要出口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国家没有关于对高岭土的出口禁令和限制,建议应该对优质的原材料加以保护,出台相关政策。中国经济在不断腾飞之中,已经跨越了以资源和原材料换取利润的时期,应发挥资源和原材料的最大附加值,以精湛、优秀的成品产品换取国际市场的真金白银。优质高岭土是传承中国陶瓷文化的载体,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高岭土不可再生,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禁止出口。
宁钢建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它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机制,应得到法律保护,但是就目前的文化艺术领域,侵权行为一直都存在,在这一方面,自己也深有感触。宁钢教授坦言,经常会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仿制,冷眼看去80%是相似的,但是收藏爱好者并不知道这是假的,这种行为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尽管,司法机关和行业协会等一直没有间断打假、一直在为保护知识产权而努力,但是就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等方面做的还不够,甚至可以说,一些查处力度不足,以至于艺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让很多积极投身于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家们很受伤。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被认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难解决的产权问题之一,希望在未来的文化艺术领域,能够切实的做好立法、执法,保护好知识产权,让更多的投入者得到实惠,避免行内人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宁钢建议对艺术专业学位(FMA)及艺术博士学位授权分类考核评价。艺术硕士培养单位中有一类注重培养服务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行业特色类院校,如景德镇陶瓷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它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行业精英、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的重任。因此,对这一类行业特色类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以及艺术博士授权点的设置审批,不能沿用人文社科类学科单纯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也不宜以“全国美展”之类的专业性国家级展览奖项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建议在研究行业特色类院校的特质的基础上,采用与美术类专业院校、综合类院校及师范类院校不同的评价指标,如采用各领域各行业最高协会或组织评定认定的成果,采用作为国礼或重要文化交流载体在国家国际层面上造成重大影响的成果,采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巨大产值的转化性的成果等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院校艺术硕士的培养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分类考核评价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分类设置审批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将行业奖项、行业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国内影响力、社会声誉等作为行业特色类院校艺术硕士培养考核评价和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审批的重要指标。

张婧婧建议积极通过文化交流、传播与贸易,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善于让中国文化元素“说话”,让更多优质文化产品“走出去”。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一个最好资源。而陶瓷更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china与“中国”同名,中国陶瓷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中国陶瓷是世界各大博物馆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世界各地的陶瓷工艺或多或少都携带着中国基因。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是江西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要以景德镇陶瓷为载体,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加强人文交流,让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的重要名片。景德镇市3万多“景漂”中,每年有5000多名海外人士。为在家门口推动文化“走出去”,我们正持续推进景德镇对传统制瓷技艺的保护与推广,把民间艺人请进大学课堂,在高校推广“传统制瓷技艺系列课程”,以教学来实现传统技艺的有序传承和保护;大力引进外籍专家,继续做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海外推广,定期在海外举办世界陶瓷巡回展,以瓷为媒,把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进行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目前,景德镇正全力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就是要建成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通过结合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推进陶瓷教育,增进陶瓷文化国际交流,以中国陶瓷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要促进陶瓷产业加快发展,以传统为依托,着力推动“陶瓷制造+文化”“陶瓷制造+服务”发展,着力打造制作定制、创意设计、交流交易和金融投资等陶瓷文化产业链,让景德镇陶瓷制造品牌重放光芒。另外,希望设立世界陶瓷文化日,既能让陶瓷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利于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一篇:“第五届国际•华中-华东地区生物信息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下一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瓷画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