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求职: Are you ready?
时间:2005-11-27  点击:[]  作者:  来源: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在校大学生能否在大学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是困扰许多大学生的的问题。

1124晚上630,经济管理学社特邀景德镇甘安金先生和我校汪华林老师在湘湖校区阶03教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座谈。甘安金,景德镇最大的电脑公司----海豚实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汪华林,工商学院团总支老师,负责学生就业指导。两位特邀嘉宾及主持人就“求职、就业等问题进行对话。院网络中心负责人廖书键,院报记者团负责人李方方,学工通讯处杨星,院广播站负责人张鹏,社团联合副会长万文娟作为嘉宾出席这次对话座谈。

 

主持人首先向嘉宾简要介绍了经济管理学社:我校经济管理学社是在20054月成立的 。主要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激情和充满自信、追求卓越的高素质人才。
 

老师首先概述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主要是实用型的和研究型的。“孔雀东南飞”啊!总的态势,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甘总告诉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无所适从,缺乏工作主动性及经验。从企业角度来谈,企业要求大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肯吃苦。

 

大学生就业比较难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自身还有何不足呢?

 

老师说,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对服从的 意识不强 。很多大学生都盲目追求个性,不愿意服从。经济管理 中有一话:高层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中层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基层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应该要求大学生首先应含含糊糊的服从 老师认为工资+公司福利+公司分红=报酬,可大学生凭什么进入企业呢?

甘总告戒我们,大学生在企业中应善于观察,善于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需要一个过程,报酬 (基本工资,效益工资)效益工资的多少完全凭个人能力的大小。刚进企业的大学生不要太过于追求报酬。

甘总讲述他的大学生活及创业经历

甘总告诉我们自己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是农家的孩子。所以很珍惜随处学习的机会。那时的大学生倾向于离家较近的企业就业,所以我选择从北京调到景德镇;如今的大学生都希望走出家门,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

老师谈了大学生创业

老师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既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但创业应考虑核心竞争力 (有他们没有的)

大学生面试应注意那些问题

甘总说,企业招聘人员非常重视第一印象。因此大学生 面试应全面整理资料。言谈、举止应表现出大方、自然;不要对企业要求太多;关心该企业及发展趋势。

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些面试之前应注意的问题。要用你的求职信去吸引企业。求职信中最基本的是格式,礼仪。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如实的写好求职信。值得推荐一点就是在求职信中的日期和自荐人应用手写体,这会显得更正式。从礼仪角度上说,面试过程中穿着要适当,提前510分中到达。还应了解该企业对你有何求,深入了解 该企业。结束后应主动向招聘人员要一张名片。

观众提问时间

问题一:甘总,作为企业方你会选择怎样的大学生?

肯吃苦能干,对企业服从。

问题二:企业要求文凭 多一点还是 学历高一点?

首先文凭要拿到,基础知识应知道,并在此基础 上扩大知识面。

问题三:在营销与管理如何抉择?

老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选择管理的同时不应该放弃营销,应是同时选择,分清主次。

问题四: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应如何找回自信,面试成?

甘总告诉我们,刚开始的工资不要要求太高,应更重视追求个人适应,利用现有条件积累经验。

……………

对话座谈临近尾声,嘉宾一句话忠告

甘总告戒我们,陶院学生 都是很有前途的,只要努力拼搏,毕业之后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老师说,所谓现实就是追求现在的实际,踏踏实实的干。 (实习记者:罗燕青)

 

上一篇:我院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下一篇:“我的大学,我的梦”——我院学生会在湘湖校区举行才艺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