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不能阻挡实践队出征的步伐;艰难险阻,不能减弱实践者一往直前的豪情。暑假期间,我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等部门的号召下,奔赴我市周边地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陶院学子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与汗水谱写着动人的青春之歌。
我校的实践者用实践点燃了火热的青春,他们真情服务群众、关爱留守儿童;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服务新农村建设;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欢迎。
关注留守儿童 重拾人间温情
关注留守儿童是社会的焦点,更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7月12日,我校外语系学生踏上了“大手拉小手,阳光——留守儿童”的征途。
外语系学生传承社会使命,散发大学生的热情。一方面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方面唤醒当代大学生正迷失的社会责任感。经过几天的调查走访,得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较差、性格缺陷、缺乏亲情、行为偏差、心理障碍等问题。外语系的同学对症下药,组织开展了“义务辅导”、“大手拉小手,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两地书亲子情”等富有深刻意义的活动。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一位村民热泪盈眶地告诉我们:“自从你们来了之后,他们爱笑了,是你们带给他们希望。”一位小朋友拉着队员们的手说:“你真像我姐姐” !
圆一个梦想 献一份爱心
7月13日,我校信息学院的队员们意气风发,踏上关爱留守儿童的征程,来到洪源镇桂花村开展“心系祖国荣辱、情牵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一到社会实践地,就与学生交谈,与当地百姓座谈。通过心语卡片等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及时向社会大众反映他们的心声,有一个小朋友在心语卡片上写道,想要一件新衣服,队员们就自己花钱买了件衣服送给她。
信息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阳光支教、留守儿童心理及现状情况调研、亲情电话和阳光关爱签名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祝福,圆了他们的心愿。在实践的过程中,队员们为了能够作好留守儿童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亲手制作了精美的心愿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写下对远在外地的父母的祝福与心愿。志愿者们的爱心为当地的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们的热血和激情也将再一次点燃。
网吧里的留守少年:快回家吧!
7月14日,是我校大学生党员“阳光行-关爱留守儿童”在湘湖中心学校进行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日子。队员们刚开始进行家访时,队员刘明明就发现,他的帮扶对象小葵(化名)不在家,爷爷奶奶在村子里找遍了都没发现,他会去哪呢?鉴于昨天,也就是第一次见面,是在网吧里找到他的,于是刘明明就在湘湖街的网吧挨个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小葵。另外网吧里还有五六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儿童在玩游戏。
在这个时候,队员们们都明白,任何劝说和命令都是不合适的,索性也在他旁边上起了网,队员们一边上网边,一边和他聊天,问他一些关于游戏的问题,然后慢慢把话题引向了怎样使用搜索引擎,并使用百度搜索为例子,了解了一些2008年奥运会的一些知识,大约过了半小时,他跟队员们回家了。网吧里的留守少年,快回家吧!这是我校大学生党员的真心呼唤。
五四的歌声随着青春的生命在赣鄱大地上传诵,我校实践队的欢歌笑语也在乡村田舍间奏响。实践者们以饱满的热情、火热的激情,投入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服务老区、服务家乡,为实现江西在中部的崛起而不断努力。(王文生)
更多实践活动报道请点击/2005/news_student/index.html
上一篇:我校校召开座谈会喜迎建军八十周年
下一篇:我校2007暑期研讨班在湖口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