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我校召开座谈会喜迎建军八十周年
时间:2007-07-30  点击:[]  作者:  来源:
   7月3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校60余名转业、复员、退伍军人欢聚一堂,座谈我军建设发展史,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展望陶院美好明天。座谈会由保卫处处长胡瑞华主持。

    大家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通过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都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院长助理左和平在会上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我校老红军、老八路和复转退伍军人表示节日的问候,他说,80年来,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校建校近50年来,复转退伍军人积极参加学校的建设,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学校,在教学、管理、后勤等岗位上辛勤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天健老师在座谈会上说,陶瓷学院近5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办学成就,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工作等各方面都不断取得新成就,这源于全校师生员工包括复转退伍军人所作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劳动。

    我校原工会主席、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王水贤老师,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宁遴教授,复员军人、图书馆老馆长段金铨、陈海旺等老师在发言中回忆了炮火年代的不易和艰辛,畅谈了军营生活对他们的磨练和影响。他们回忆了在部队的生活,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看到国家和军队越来越强盛,学校越来越发展壮大,大家感到由衷的高兴。

    部分离退休老同志、退伍转业军人代表也纷纷发言,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校的明天更美好,并一致表示:愿为学校的“申博、申大”发挥余热,再立新功。

     胡瑞华处长对我校复转退伍军人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祝愿大家保重身体。并表示:学校会切实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他希望全校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关心国防建设,继续关心学校发展,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全体师生一起为我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明文)

 

相关阅读:

军旅情———写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之际

 

段金铨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我作为一名复员军人,回忆当年在部队的战斗岁月和军旅生涯,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我于一九五零年一月在浙江永康中学初中毕业未满十五周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浙江金华军分区独立一营,浙江公安总队四营一连,浙江军区三六一七部队司令部任战士,通讯员,文书,统计员等职务。五十年代初,在浙江金华,武义一带山区参加过剿匪战斗。一九五七年复员回家乡景德镇。五十年前,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曾写了一首“火把”的长诗在“景德镇日报”上发表。

 

为响应党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一九五七年我以同等学历考取了西北大学历史系,在西安上大学四年,在大学我享受了调干助学金,是党和人民培养我上了大学,我怀着满腔热情,决心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曾写了一首“两个战场”的诗叙志:

 

                           八年前,

                           我背着个简单的行囊,

                           离别我亲爱的爹娘,

                           投身到人民解放的战场。

                           今天,

                           我又背着个简单的行囊。

                           从遥远的东海之滨,

                           来到这渭河边上。

                           从一名普通战士,

                           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大学生。

                           走进了高等学府

                           ——这科学和知识的殿堂。

                           军营和课堂,

                           这是多么不同的岗位啊!

                           但都寄托着我热爱祖国的心肠。

[Page]

                           无论;在哪一个战场上,

                           我都要做一个优秀的战士榜样。

 

一九六一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在大学教师的岗位上勤奋耕耘,教书育人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自己毕生的经历。先后担任过马列教研组负责人,企业管理系主任,图书馆馆长,一九九五年被聘为教授。

 

  我是在部队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在部队我度过了八个青春的年华,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成一名大学教授。回顾一生,对部队我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队伍已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岁月。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军队的装备和军事,文化素质都是我们当年无法比拟的。但是,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崇高职责,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的英雄本色,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不会改变。

    我在五十年前写的“火把”一诗中有这么一段结尾:

                        ——你,懂得,深深地懂得

                        要始终牢记着党的教导

                        紧紧地和人民血肉相连

                        这就是无穷的战无不胜的力量的源泉。

                                                                2007725

 

 

 

 

 

 

 

 

 

 

 

 

 

上一篇:后勤部门战高温 全力做好暑期维修工作
下一篇:我校召开座谈会喜迎建军八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