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学生工作部于近期举办了2007年辅导员培训班,全校辅导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于12月6日下午顺利结业。

11月23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郑晓江教授为全体辅导员作了培训的第一讲——《大学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郑教授通过“天之骄子”的生命困顿、拯救之道--推行生命教育、课程实践--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公选课和对未来生命教育的展望四个问题的探讨,阐述了生命教育的急迫性及重要意义。他指出,生命教育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大学课程中,更要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要通过人格感化、情感交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惑,培养学生较强的生命认知能力,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中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命和谐的世界。

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曾德生的第二讲——《立德树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则给了辅导员一个全新启示。曾书记立足于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他提到,辅导员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把握工作内容,讲究工作方式,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应慧为辅导员作了培训的第三讲——《学生工作的八项基本要求》,即一、.注重个人的修养;二、要善于做思想工作,做学生的朋友;三、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建设;四、正确对待岗位的调整和变动,乐观面对工作和生活;五、加强责任心,培养敬业精神;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七、重视团体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八、.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心理适应能力。杨书记从事学生工作多年,这些经验总结使辅导员对学生工作有了新的思路。
12月6日下午,由校心理咨询中心曾巧莲老师指导,全体辅导员在校田径场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通过 “同舟共济”、“找家”、“人椅”等多个心理游戏,辅导员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提高了辅导员这个团体的凝聚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结班仪式上,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曾德生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院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承担者,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者。他对全体辅导员提出“十六字要求”——继续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提高水平。要求辅导员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开阔视野,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团学工作的新问题,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努力做到“站起来能说,坐下去能写,沉下去能干”,成为“素质全面、作风朴实、特长突出、处事圆通、眼界长远”的优秀团学干部,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申博申大做出积极贡献。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辅导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交流了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促进了经验与知识的共享,更好地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辅导员们表示,有决心,有信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耕耘,为扎实做好做实学生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文/计颖 李四妹)
上一篇:我校入围“江西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候选单位
下一篇:材料学院班集体建设工作获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