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徐昌生:春运,真的无药可医吗?
时间:2008-01-21  点击:[]  作者:  来源:

又是一年春运时!每年的这个时候,神州大地人满为患,到处是买票问路的人,到处是等车挤车的人,电视媒体连篇累牍全景似报道春运人潮拥挤的空前惨烈,坐在家里看屏幕上人头攒动也不免心惊肉跳。此情此景,年复一年,似无改进迹象,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中华大地每年都要如此折腾一番,是什么原因使我们面对问题束手无策?

 

  人们对年复一年的春运大潮早已见惯不怪,仿佛春运期间人满为患水泄不通是天经地义!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后面一定蕴藏着深刻的制度原因。

 

与春运相关的三个问题

 

  面对问题,普通的百姓依据自己的感觉往往容易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春运之所以拥堵,乃是因为有春节这个习俗,中国人尤其是农民工都有回家过春节的传统,这才造成了拥挤混乱局面。所以,总有媒体反复劝告那些身在异乡的人,不要恋土恋家,不要把春节看得太重,可以平时抽空回去,春节应当坚守原地,这样就可以避开春运的高峰。

 

  然而,这样劝告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而且也是苍白无力的。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习俗,身在外国的华侨还对此念念不忘,何况身在大陆的炎黄子孙。不知道那些写文章的人在春节是不是一定坚守原地?再说,回家过节就一定会导致神州大地拥挤不堪吗?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家人团圆的节日,不少国家人口密度比我们还大,可是为什么只有中国才年年出现绝无仅有的春运大潮?春节期间人们也要到节日临近才去采购很多的过节物资,可为什么不会出现缺货抢购的场面。

 

  更要紧的是,人流即商机,大家都要回家,说明运输市场需求强劲,在各种生产能力相继过剩的今天,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难道会束手无策?或者说有钱没人肯去赚?

 

  要说清这个问题需从三个方面抽丝剥茧:一是为什么农民工的家都离得那么远,以至于回家都得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二是有那么多人想回家并且愿意付钱,为什么没有足够的车辆来运送;三是已经运送的车辆是否都做到了尽其所能畅通无阻?

 

  假如想回家过年的人有许多不需要长途跋涉,甚至是下班后可以走回去或者可以坐公交回去,那么春运必定会减轻一部分压力;假如有比现在更多的车辆来从事长途运输,那么春运的压力又必定会再减少一部分;假如已经上路的车辆都能满载客员,并且一路没有关碍,必定能缩短车辆的运送时间提高行车效率,从而又大大地减少了返乡民工的滞留量。再假如全国各地都能实现前面三个假如,则春运拥堵的问题岂不迎刃而解?

 

  现在的严重问题是,前面三个假如在这么多年里并没有点滴改进,以至于春运难题 “年年岁岁花相似”,似是成为让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痼疾!

 

农民工的家为什么会离得那么远?

 

  这个问题好像问得很幼稚,普遍的回答是:这些民工自小在农村长大,房子在农村,如今为了到城市赚取更多的打工钱,只好背井离乡罗。家离他们很远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这种回答实际上是混淆了家与房子的概念。家固然与房子密切相关,但有房子不等于有家或者说有家也并不一定要拥有房子。有房子无亲人居住即便是公寓别墅也不是家,有亲人无房子那怕是租借陋室或者栖身寒窑也是家。房子是不能搬动的,家具搬动也是困难的,但家是可以搬动的,甚至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只要妻儿老小行动无碍便可。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远离家乡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年累月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携带家眷在城里安身的成本太大,以至于只好身在城市而把家留在农村。且不说农民在城里谋一份职业要受到许多歧视,租一套简陋房子要付出许多钞票,在大马路上闲逛要面临许多风险(如查暂住证等),就是光儿女读书一个问题就足以让他们愁肠百结。

 

  不要说挑选一所好的学校,即便是城里一所招不满城市生源的不入流学校乡下人也是无权问津的。他们不仅要交纳高额的赞助费用,而且常常面临着有钱也上不了学的尴尬。公立学校不收,他们只好把目光盯住私立学校(当然是条件很差的私立学校,而绝非条件一流的贵族学校),可是想到这些学校读书也往往不能得偿所愿。因为这些学校常常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打压,理由当然很冠冕堂皇,比如老师没有教师证、教室光线不够充足、没有电脑与操场等等,是属于必定误人子弟的害人学校。如果偶尔发生了校方卷款潜逃或者校车运送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那么新一轮大规模整治必将随之而至,那些本来还是正常的学校也不免被连累和伤害,被迫关门歇业的也屡见不鲜。

 

  其实,孩子们应该到哪里就读,家长们心里明白得很,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学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做总比把孩子放在家里玩耍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业要好吧!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做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可是,大部分地方的现实是公立学校下让进,私立学校不让办,民工们只好忍痛含恨把孩子们放在农村交由他们的祖父母来看管。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既然心头肉在农村,他们心中的家就在农村,那怕是夫妻二人一同在城里打工,过年也一定要回家看看。倘使孩子们在城里的读书问题解决了,父母也顺理成章地接到城里来帮助照看家务,虽然房子简陋点,虽然日子清苦点,但他们在城里总算有了个家,这样他们每年还是回家过年,可是他们是步行或者是坐公交车回家过年的,如此,春运的客流量大大地减少将是不容置疑的!

 

  由此看来,春运大潮之所以如此汹涌澎湃,或者说之所以有熙熙攘攘的返乡人流,实在是与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歧视性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上一篇:多家垄断企业计划上调工资
下一篇:“很黄很暴力”折射网络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