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我校周思中教授在董源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引起关注
时间:2008-12-11  点击:[]  作者:  来源:

    由江西董源艺术研究院承办的“董源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近日在江西省进贤县董源故里举行。 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以及中央美院、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华国学院、西泠印社等20多家艺术研究院书画界的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董源是南唐时期“钟陵八大画家”之一,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我校周思中教授在会上作了《董源的江南真山与江南意绪》的发言,认为董源“江南真山”在表面上是江南山景在中国绘画上的成功表现,实际上代表了与北方地区完全不同的“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崛起。这个“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崛起在中国历史大的发展格局中,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就一脉相承,“江南”地区逐步地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边缘地区而成为一个发展的中心地区。五代南唐以李煜为首的艺术集团所表现的就是这个中心地区背后活跃着的、日积月累的、强大的、自然的、休闲的、生活的“江南意绪”。而江南意绪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一,在意识上去政治化,即远离一切政治符号。二,在表现的画境上近诗意化,董源把自魏晋唐代以来的山水诗意融入于其多姿多彩的山水意境之中,从而开启了中国山水画融合诗意的一个关键转折。三,在题材上呈多样化,表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江南生态自然的多样性。四,在精神世界向人文化,这在李煜的词和董源的画中得到清楚的表现。从而,江南意绪成了一种抽象的理念,而与象征北方高大的政治的北方意绪相抗衡。


    周思中的这一观点,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邓福星研究员认为是本次研讨会上在研究角度上最新的学术观点,显示了当代中青年学者的广阔的学术兴趣与视野。

上一篇:减卡救树,水果传情——环保协会开展“水果贺卡”活动
下一篇:我校举行“红色之旅——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二•九小合唱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