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我校王迎辉同学获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
时间:2008-12-17  点击:[]  作者:  来源:

最近,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在全国各高校轰轰烈烈的展开。我校07级陶设专业的王迎辉同学在经过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已经获得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现评选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投票网址:http://star.chinaumu.org/starslist.php,请各位同学积极参与。

军营里来的大学生

                         ——2008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王迎辉专访

王迎辉,男,中共党员,19829月生于河南洛阳,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级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入伍前,当过教师、工人;入伍服役5年,在部队参加过抗洪抢险,并在部队入党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金牌战士,他参加过4次高考,25岁考入大学;现担任设计艺术学院院学生会副主席、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委员、07陶设(1-7班)大班长,曾任院“三个代表”实践团设院组长,获得过国家奖学金1次,校一等奖学金2次,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最近,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在全国各高校轰轰烈烈的展开。我校07级陶设专业的王迎辉同学在经过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已经获得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将参与下一阶段的评选,作为一个刚上大学不到两年的大二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荣誉,带着好奇,我采访了他。

一身黑色的风大衣,棱角分明的脸庞,眉宇之间透出坚毅的神情,一身阳刚之气岁月在他眼角与额头上勾勒出些许纹路,但掩盖不了他孩子般爽朗的笑声……

“当年当兵的时候只想到要好好的在部队发展,后来实在是太想上大学了,所以就来了陶院……”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闲聊后,他打开了话夹子。

一步步,永不放弃

1982年他生于河南洛阳孟津的一个偏远小村庄,家里情况不是很好,他在家里一边帮忙做家务,一边读书。小时候的他是个懦弱的孩子,内向、害羞的他从来没有在任何活动中凸显出来,自小也老是被别的孩子欺负。但是他从小就热爱画画,喜欢把自己埋在画卷里,陶醉在画画给他带来的喜悦中,想象着以后能当一名出色的画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自己的理想,1996年他考取了河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学校学习美术。毕业后在洛阳市吉利区青庄小学任教,并在冶戍初中代课。期间,由于他的突出表现,他带的班级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受到校长的好评,学校极力推荐他到天津美术学院进修油画,但由于个人支付不起高额的进修费用,最终没能实现。就在这个时侯,这次无言的放弃唤起了他上大学的梦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强地学习,迫切希望有机会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当一名画家。

可恰逢当时全国毕业生就业政策调整,他没有搭上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他在学校只能是一个临时教师,没有转正的机会。半年后,他辞职了,为了生计,他在洛阳石油化工总厂隆发设备厂做了一名临时工,每天扛着铁锤在60多米高的冶炼塔上工作,在烈日下烘烤,这是一般青年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他努力用行动演绎“自强不息”的精神,两个月后又到了吉利区汇丰广告公司做了一名职工,虽然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待遇却非常低。穷则思变,他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创业的思想开始在他大脑中盘旋,他想赚钱上大学!在一个叔叔的帮助下,他多方筹措资金,独立创办“天天乐”幼儿园,后因不善于管理,幼儿园被迫关门,由此欠下外债。

为了还债他不得不继续努力工作,20004月亲戚介绍他到郑州图书城打工,月工资只有180元!过度的劳累,微薄的收入让他似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年龄的压力,但还得继续生活。此时的他只有通过阅读书籍来支撑自己,支撑自己的梦想,努力寻求希望。此时的他正逐步迈向梦想中的象牙塔——大学。在图书城,他博览群书,努力钻研,为自己今后参加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自强要自立!千万不能放弃”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志难挫,他吹起军中的号角

不稳定的生活,微薄的收入,这便是他当时的生活窘态。中专毕业已经两年了,他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外债加剧……但是,他并不迷茫,当得知部队要来家乡挑选兵源,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他有了一个破天荒的想法,通过军营上军事大学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200012月,经过层层选拔,他光荣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到部队后,他发现这是另外一个天地,他丝毫都不比别人差,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他决心要在部队建功立业,将青春热血撒在那片土地上。有了目标,他开始一步一步朝着目标迈进,他一边按质保量的完成军事训练,一边自学高中课程。他希望能考上军校,尽管部队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但他却能像海绵里挤水一样,找出属于自己学习的时间。而实际上,因为没有基础,高中的课程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天书。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用军人的那种毅力坚持走好每一步,从不放弃。

入伍第一年,他在新兵连中表现突出,被部队选送到济南军区师训大队学习驾驶,由于学习刻苦,技术过硬,成绩非常优异,在师训大队获得营嘉奖一次,并获得“红旗车驾驶员”的称号。学车归来后,由于自己有美术方面的特长,被连队调任文书,后因其在团里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调到政治处宣传股,任电影组放映员、电影组组长、政治处宣传员等职。他利用这些机会大量学习知识和技术,积极向部队战友请教,在思想和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积极要求上进,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在部队里,他时刻关注部队考军校的政策,并努力做好准备迎接考试。2002年,他参加了部队的军校选拔考试,迫于基础薄弱,又没有念高中,中专开设的课程很局限,导致他这次考试失败了。这时,部队首长大力鼓励他,说“小王,军校也许并不适合你,你有绘画的特长,为什么不在绘画方面努力,做出一些成绩来呢?”一语惊醒梦中人,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他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了,由于他在政治处工作,平时有相对较多的个人时间,他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画了大量的油画。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他征得部队首长的同意后,成功举办了“喜迎十六大王迎辉个人油画展”,并在部队进行了巡回展出,成为该团建团近50年以来的首次个人画展。此次画展获得了很大成功,受到了首长以及全团官兵的好评。军区副司令曾经亲自拍着他的肩膀说:“小王,好好干,在部队你是很有前途的”。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理想信念。

2002年陕西省安康市汉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后,连夜奔赴灾区,全团官兵用生命捍卫了安康人民的家园。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他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获得团级嘉奖1次,金牌战士1次。突出的表现和过硬的本领,使得他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2003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在部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他被部队选送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进修油画。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他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还是太少,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水平,而且他的大学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经部队首长的批准,他于04年上半年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接受培训。为了更好的接近高考,下半年他在同学的介绍下,凭借自己的能力到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高级中学做了一名高三艺术班班主任,带了全班57名同学的专业课。在2005年的高考中,他所带的学生有37个考取了全国各地的大学。

看到自己的学生都已考上大学,而自己却还在这条路上奔波,他觉得自己应该继续梦想的追求。考虑到这些,他决定退伍,拿自己的前途赌心中的大学。当时,好多战友都劝他,说他在部队已经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并有在大学进修的经历,在部队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留队是他最好的选择,何必再冒风险去参加高考呢。可是他不愿这样平淡的活着,他要到社会上搏击风浪。临近退伍时,部队政治处首长曾亲自找到他谈话,希望他能留队,继续给部队作贡献,但是他婉言谢绝了,他要接受更大的挑战。鉴于他在部队所做的贡献和出色的表现,部队政治处将他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11月,王迎辉同志光荣退伍。

历经数次磨练的他又要回到社会上来了,然而,他能不能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呢?

高考的奋斗交响曲

退伍后,他加紧学习,挑灯夜读,孜孜不倦地啃高中的课本。20063月,只有初中水平的他到高中报名参加高考,顶着巨大的压力,他却咬牙坚持。经过他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刻苦,高考考出了412分的成绩。语文成绩以112分获得全校艺术生第一,总分获得艺术生第二,但由于英语只有68分,他落榜了。

这次,他又一次失败了,但他毫不气馁,他明白自己不能放弃,他告诉自己:“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在知道成绩后他的情绪有些低落,可他记得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军人是压不垮的。前思后想的他独自一人到开封市创办东海画室,继续为下一年的高考做准备,这时他24岁,从参加军中高考到退役参加高考,他已经在考大学路上走过了漫长的3年,期间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办画室期间,由于年龄已经偏大,好多同学劝其不要再考了,还是早点参加工作。但他不甘心再回到几年前的老路上去,不甘于梦想就此埋没,于是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同年,他和学生一起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并以总分486分,英语98分的成绩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

         大学,鹰击长空万里阔

20079月,多年的大学梦终于实现了,他正式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07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并担任07陶设大班班长。凑巧的是,当年他教过的学生王敏现在也在陶瓷学院念书,并且已经大二了,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又开始了新的征途。

生活常常眷顾那些一直奋斗的人们,即使给他们以磨难也是为了更好的使他们成长。经历了农民、教师、工人和解放军考验后的他懂得了生活的哲学,懂得了奋斗的哲学,更懂得了自强的哲学。

考入陶院,他不仅刻苦学习文化课、专业课、在把班级带领好的同时还热心于学校的各种活动。2008年,正值学校50周年大庆之际,在班主任董霞老师的领导下,他组织策划了陶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生画展——“07陶设喜迎校庆50周年色彩作品汇报展”,并获得了很大成功。有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近二十幅作品被逸夫图书馆收藏。这是他一直坚持努力学习专业课的成果,也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梦想的见证!

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使自己更加成熟和稳重,2008年暑期,他在学校老师的网页制作工作室工作,给社会上的单位制作网站、课件等,工作得到老师和社会单位的好评。他不断汲取前辈的经验,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上的,他都认真对待,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

在学校里,他谨记自己曾经是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 ,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自2003年在部队入党以来,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为人民服务、响应党的号召贯穿于自己的学习和行动当中。担任班级大班长期间,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并协同班级团支书做好团内工作,并努力践行。由于表现突出被学院推荐到校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实践团担任设计艺术学院分团团长。关注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在他的组织带领下,11名学生党员组成的实践队关注留守儿童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活动期间景德镇电视台、交通广播电视台和中国留守儿童网等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充分肯定了实践队的工作。实践队获得圆满成功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社会实践队,他个人由于表现突出被授予“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他更加努力的学习,从不落下一堂课,不拖欠一次作业,同时还积极的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他认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只是多少而已。他在大一年级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一次,学校一等奖学金二次,并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生活中,他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在学校里人缘极好。原本家境不是很好的他非常节约,从不浪费一分钱,几年的打拼他赚够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他还将自己赚来的钱发起并组织“07陶设基金会”,以帮助本年级同专业的贫困同学顺利完成学业,现已筹得助学基金一万余元,其中他个人捐款3000元。

他就是这样一名平凡而又出类拔萃、自强不息的大学生,一位经历了农民、工人、教师和解放军角色演变的青年,一名优秀的金牌战士,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生活的磨练给了他强壮的体魄和崇高的思想,更给了他坚毅的信念:志难挫,鹰击长空万里阔!他要用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智慧!相信他能够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的自立自强!

 

 

上一篇:爱心社看望长期资助对象陈苗
下一篇:科院举办第二届主持人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