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学院按照“重点发展、率先突破、形成特色”的建设思路,把学科建设作为校院两级“一把手”工程,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优先支持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支撑学科以及各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抓特色引领
该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及专业实际,将学科整合为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特色学科群,使特色学科群在国内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同时,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艺术学2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以及艺术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使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达到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示范性硕士点5个,同时具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抓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校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淘汰”的人才管理机制,形成了“激励优秀人才、约束平庸人员、淘汰不合格人员”的灵活用人机制,制定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与考核暂行办法》、《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以教学科研业绩考核为中心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人才遴选、竞争、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三、抓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
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了学术科研团队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引进、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方法和机制,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的培养支持体系,促进创新团队建设,集聚了一支由知名学者领军和优秀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专任教师且有硕博学位和高级职称比例有较大提升,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重点打造了2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其中3个成为省级创新团队。
四、抓学术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国家、省(部)、学校三位一体,行业、社会与学校互动的科研服务平台体系,增强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2009年以来,学校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和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切实做好科研项目的储备、培育,全方位、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科研和艺术作品获奖、出版著作、申报专利等都较前有新的突破,所有科研项目均提前完成三年指标。该校积极与全国各地陶瓷产业区的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学校为核心组建江西省陶瓷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开发与转让项目达100多项。
同时,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依托陶瓷教育优势,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主办和承办了“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国际陶艺教育大会”、“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等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2009年5月,代表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成功举办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展”,受到高度关注与评价;积极推进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工作,加强与行业的联系,提高在行业的话语权;加强与日本、英国、韩国、芬兰等国科研院所以及世界各大陶瓷组织的联系,联合建立 “中国陶艺国际夏季进修学院”、“国际艺术家工作室”,大力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对外影响。
上一篇:【校运会组委会】通知
下一篇:【科研处】关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的紧急通知